返回第48章 新帝(第1/3页)  重生之明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泰康二十五年七月末,逆王卫承锦协同生母宋氏,买通太医院医令章程玉,于梁帝膳饮之中下毒,欲弑君篡位。

    不过半月,梁帝便因毒发而昏迷。

    大梁储位本就未定,国君现下又人事不省,朝政无人掌理。偌大的梁国,一时之间竟群龙无首,前朝、后宫人心惶惶。

    逆王卫承锦为今上第三子,妻妾俱是高门贵女,且育有深受梁帝疼爱的皇长孙。其人心怀鬼胎、虚伪狡诈,却于人前故作贤德仁孝之态,骗取了不少朝臣的尊崇和支持。也引得梁帝对他器重非常,放心地将京西大营的军权交予他,令其管领半个京城的营防之事。

    逆王之母宋氏侍君近三十载,表面温顺无争,实则却是个阴狠毒辣、暗藏祸心之人。

    早在泰康元年,便因利欲熏心,妄图日后以庶代嫡,将心思动到了一向对她照顾有加的皇后沈氏身上,害死其膝下的嫡出幼子。现为扶持亲子上位,她竟趁人不备,盗取梁帝身上的禁卫军令牌,搅乱梁宫防卫,为逆王再添助力。

    能加入禁卫军,哪个不是从军队之中精挑细选出的精兵强将,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能得其相助,对于逆王一党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一旦让双方联手,里应外合,梁宫剩余的守卫,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待叛军破宫而入,大梁王权便会落入那个敢于弑父弑君的乱臣贼子手中。

    幸而淑妃朱氏所育的两位皇子——晋王、齐王耳达目通,自梁帝昏迷之时,就已觉察出异样,心生警惕。

    一面为不打草惊蛇,故意装出一副因失了主心骨,而张皇无措的无能模样,用以麻痹逆王;一面却又不动声色地调查起宋氏母子近日的动向,并赶在其起兵作乱之前,发现了逆王于暗中备战、调兵之事。

    这才让二人的生母——淑妃朱氏,于宫中提早防备了起来。

    一收到消息,朱氏便将宋氏母子密谋大位之事,告知了皇后沈氏。二人遂相互协作,控制住尚在梁宫的宋氏,以此来牵制逆王。

    与此同时,朱氏还偷偷去了一趟寿康宫,开启密室,拿出了德献太后在离世之前,秘密交托于她的朱雀令牌。调出了那支在大梁历史上,独特、神秘,一出手便雷霆万钧,既大名鼎鼎,却又少有人知的朱雀影卫,以备不时之需。

    在朱雀影卫,和以城东营防大军为主力部队的援军的内外夹击之下,逆王一党不过两、三个时辰,便从一开始刚入宫门时的斗志昂扬,被打得溃不成军、弃甲曳兵。

    而本来不知令牌被盗,依令听命于其持有人的众禁卫军,也在看到了东郊大营主将——许大将军后,很快意识到令牌之事有诈。随即调转枪头,全力助城东军击杀乱党。

    随着叛军尽数被伏,身为始作俑者的宋氏母子,也或畏罪自戕、或被伏关押,走向了各自人生的末路。

    然而,逆案之事虽告一段落,由其所带来的巨变和影响,却并没有随之终结。

    宋氏自尽不过半日,于宫变之时趁乱逃跑的下毒者章医令,便被齐王逮捕归案。可哪怕对他严刑逼供,再遍寻名医,倾尽整个太医院之力,将所剩的毒药研究再三,得出的结论也都如一开始章医令所言那般——无药可解。

    任众位御医再如何努力,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用各种汤水,虚吊着梁帝半条命,让堂堂一国之君做个既不能动,又不能言语的活死人罢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更何况是本就因主君昏迷,休朝多日,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宫乱的大梁。

    知道了梁帝所中之毒药石罔效,再无醒转的可能,群臣在经过最初的震惊和哀恸后,迅速回归正事,与宗室皇亲一起奏请沈皇后,决议另立新君之事……

    ……

    永福宫花厅。

    “给太后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