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诏书(第1/3页)  重生之明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任淑妃朱氏以前再如何“嚣张跋扈”,也不过是梁帝手中的一只牵线木偶,所有的狂妄气焰,都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再加上她手上握有的宫权,远不及沈皇后,怎么可能会手眼通天到赶在其他人之前,截获宫内妃嫔的有孕情况。

    朱氏之所以能够迅速、准确地获知——哪些妃嫔身怀有孕而不自知,只可能是得了宫里哪位大人物的授意。而整个大梁皇宫有这般本事的,除了身为一国之君的梁帝外,便只有日日在寿康宫中“祈福诵经”的德献太后张氏了。

    经齐王、晋王这么一打岔,淑妃的情绪已然平复了下来。

    她微叹了口气,轻拍了拍小儿子的手背,道:“这梁宫——本就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太医院亦然。”

    “别看那几位医令、医丞位高权重,管领整个太医院,又因着近身伺候圣上,宫里除了太后娘娘,哪个见了不得给他们几分脸面。可到底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下面的一众御医当中,还是有那医术精深,却又一直深藏不露、隐于众人的妙手存在。”

    朱氏一面说着,一面微微仰起头,双眼满含着对德献太后的怀念与钦佩。

    “正是你们的皇祖母,慧眼识珠,从中发现了几位专精妇科的高手,能人之所不能,在月份十分浅显之时,便能把出妇人的喜脉来。这才早早便占得了先机,将那些个有孕妃嫔,不动声色地纳入到自己的羽翼之下,加以保护……”

    等这些个身怀龙胎的宫妃,从永福宫被放出来时,孕期早就过了最危险的头三个月。腹中胎儿也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太后身边的嬷嬷们,调养的十分稳妥。

    而在经过了永福宫的“抄经思过”后,这些人所怀的龙胎一旦有个万一,不管是因何而落胎,都会引得旁人不由自主地往太后之前的那一番“惩戒”上联想。被硬生生推到了尴尬位子上的太后娘娘,为找出那敢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奸人,势必会亲自去彻查宫妃落胎之事。

    等到了那时,所有在龙胎之上动过手脚的人,可就不是那么轻易便能全身而退的了。

    能在大梁后宫——这座修罗场中,安然多年之人,又有谁是真正的傻子。自然不会有那不长眼的,敢把主意打在这些先经太后“指点”,后才爆出孕事的宫妃身上。

    “皇祖母她老人家,胸中有丘壑,腹内藏乾坤,好谋善断,堪称‘女中尧舜’。”

    “再加上有母妃从旁协助,两人内外夹攻、里应外合,这才让父皇的子嗣,比大梁任何一任君王在位时的都要多。宗室之中,众位皇叔也再无法以子嗣单薄为由,对父皇执政产生异议了。”齐王扶着母亲回到座位上坐定。

    随后,上手将衣袍一撩,就那么端端正正地跪在了淑妃身前,“父皇已无力理政,储位却悬而未决。大梁王廷,危机四伏,内有如逆王、宋氏一派狼子野心,外有众位皇叔虎视眈眈,王室间的冲突一触即发。”

    “皇祖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任卫氏子孙自相残杀的。”

    齐王目不转睛地盯着淑妃的眸子,微动了动嘴角,轻笑了一声。

    转眼却又迅速板下了面孔,表情严肃,一字一句认真道:“太后她老人家这么睿智精明,仙逝之前,肯定已做了万全的打算……”

    话音落下,齐王不再多言,脑袋微微一歪,就那么定定地注视着面前表情有些凝滞的淑妃。漆黑的眸子深邃而意味深长,眼底的那团火却渐渐藏不住了。

    淑妃朱氏见一向朝气蓬勃、旷达不羁的小儿子,突然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竟透出了几分老成果决、阴鸷冷辣之感。朱唇微微张着,话都到嘴边儿了,却不知该如何去说。

    一旁的晋王见此,眉目微动,将手中已经冷掉了的茶水一饮而尽,茶盏扔回到桌子上。他起身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几步便走到了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