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又深受百姓爱戴。咱们若去投他,一来,他有了助力;二来,起兵之时也师出有名啊”应和的是元齐。
“陛下,您倒是说句话呀。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咱们都陪您一块儿趟过去便是。”诸葛弘粗声大气地说道。
三人都已说过话,他们也都在等待朱允炆的应答。在这顷刻的沉默之中,他们想到过朱允炆的不同答复。或许他会说:“好,朕有这样的卿家,何愁江山不复?”又或许会说:“唉,事已至此,还谈什么大事可为?”
正在三人胡乱猜想的时候,只听朱允炆说道:“停下来歇歇吧。”
“什么?”纪庭之诧异的问道。
“咱们还是停下来歇歇吧。”朱允炆又说了一遍。
“燕贼倘若得知陛下已经脱逃,定然派人追捕。正是危急关头,怎么能歇呢?”元齐说道。
这时,朱允炆怀中的小文圭或许是被颠簸地马匹惊醒了,忽然大哭起来。但在这茫茫四野,他的哭声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力。
“就算咱们不累,太子恐也累了。其实,叔叔他抓不抓到我又有什么分别?反正这皇帝我是不愿再做了。”朱允炆平静地说道。
纪庭之心头一紧,不知怎的竟一勒马缰,停了下来。元齐和诸葛弘见纪庭之停下来了,也只好勒住马缰,就此止步。
皇宫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四周都弥漫着焦木的气味。朱棣望着残破不堪的奉天殿,面容冷峻,一言不发。
“禀燕王,军士们已搜寻了整个皇宫,均不见皇帝陛下的身影。”说话的正是南京留守李景隆。
朱棣依旧地呆呆地望着奉天殿,恨恨说道:“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是把南京城翻个底朝天,也得把朱允炆找出来!”
“是。”李景隆忙弯腰下拜,说道:“纪纲已经带领锦衣卫去城外搜寻了,想必能马到成功。”
朱棣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向大殿走去。随他一起进去的是道衍和尚姚广孝,以及一些贴身的护卫。殿堂早已打扫干净,金碧辉煌地龙椅赫然展现在朱棣面前。大殿里还有那帮建文朝的遗老大臣在等候。他们见朱棣进来,无不弯腰下拜,齐呼:“燕王千岁!”
不知怎的,当朱棣见着这龙椅的时候,竟不自觉地膝盖发抖,望而却步。
“唉。”朱棣叹口气说道:“我是出兵靖难,没想到会落得个如此收场。如今侄儿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这朝廷却还在呀。”
朱棣这番话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对在场的众人说的。他最希望的就是此刻有人劝进,好让他也上演一出三劝三让,然后黄袍加身的戏码。
建文朝的众多遗老也的确有这个意思。可还没等他们开口,就听了一阵哭泣之声。
那哭声越来越响亮,显然是痛哭之人越走越近了。
“谁在哪儿?”朱棣回身问道。
来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书生。卫士们齐声喝止,那书生竟充耳不闻,依旧手舞足蹈的痛哭,状若癫狂。几个士兵上前去想要拦阻他,没想到被他不经意地一推一拂,全都摔倒了。
“护驾!”卫士们顿时紧张起来,一齐往奉天殿内簇拥。建文帝的遗老大臣们也都惊惶起来。
“放肆!”姚广孝一声断喝,声如洪钟。士兵们、大臣们竟都呆住了。
“姚先生,这……”朱棣也有些不知所措。
姚广孝并不答话,向那书生来的方向上了一步,笑道:“阁下可是江南文坛领袖,方孝孺先生?”
那书生已经来到了门口,听到这话,哭道:“什么领袖呀,老夫不过是一介乡野村夫。今日来此,不过是凭吊旧主罢了。”说完继续痛哭起来。
这哭声竟使得瓦砾震动,在场的众人纷纷捂住了耳朵,后退了几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