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河南剿匪(第1/2页)  大明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三桂又道:“老兄忘了前日酒楼上所言?要着意搞好官场关系。今日朝堂上一番话,把首辅大人、监军大人、兵部尚书全都惹恼,这岂不是考虑不周所致么?不过老兄却因此得到皇帝厚爱,也算因祸得福。到了中原剿匪部队,那里的人际关系比辽东军队复杂的多,乃是各个派系将领杂处之地。所谓专意带兵打仗,是做不到的。必须平衡各方面势力,甚或利用各方力量,以达到目的。”

    吴三桂辞别许久,席铭脑中还在思考他刚才之言。中原军队派系众多,如何才能齐心协力解除匪患呢?孙承宗曾言:军队将领要合作无间,不得互相倾轧。战场上互不配合,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大凌河救援战役中,吴襄与宋伟不和,导致大军溃败,主帅张春成了阶下之囚,这教训还不深吗?

    掌灯时分,席铭召开会议,心腹将领赵泉、栾雄、周普、何翔等就坐已毕,席铭将今日金殿问策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

    众人听得他将调任关内,参与剿灭流贼之战,无不吃惊。席铭环视与他朝夕与共的兄弟,心中非常希望能跟随自己入关作战,然而这些将官有的是辽人,所谓故土难离。有的在关宁军中根基已牢,可能不愿远离。

    “诸位兄弟,是否跟随在下进入关内剿匪,大家自己决定,绝不勉强。”席铭言辞恳切的道。

    众人一片沉默,半晌,栾雄率先发言:“老栾从军以来最佩服的便是席指挥,噢,应该是席参将,反正我是跟定他了,你们看着办吧。”

    何翔跟着道:“我也愿意跟随席参将入关,你呢?周普?”他与周普如孟良焦赞,可谓孟不离焦,焦不离孟。

    “愿意是愿意,不过有些舍不得手下军兵。”周普是一名百户,与手下士兵感情颇深。

    席铭温言道:“放心好了,凌千户会好好带他们的,有朝一日,我会向朝廷将这支队伍讨要回来。”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赵泉身上,此人善于用脑,指挥灵活,向来为席铭看重。

    赵泉沉默半晌道:“在下家眷俱在辽东,本应全力保卫故土。但席参将刚才所言:先剿灭流贼,再平复辽东。我深思之,此策略应是正途。况且兄弟们都在一处,我又岂能独行,当然跟着席参将干下去了!”

    众人发出一阵欢呼,席铭暗自欣慰,有了这么一批骨干力量跟随,中原之路应不会那么艰难。

    第二日一早,席铭自去兵部报道,拿到军职调令。一看调任书,上面写着调往京营总兵王朴旗下,将率领的是一支五千人的部队。

    赴任河南之前,席铭做了两件事。其一,他再次拜访了侯恂,拜托其将一封书信递给芷兰。信中表达了思念之情,以及约定前誓,必将践行的承诺。

    他也从侯恂那里得到意外收获,侯大人得知他将去河南赴任,特意作书一封,写与左良玉,对席铭才能大加赞赏,期望两位将领能通力合作,携手破敌。

    席铭将信收好,信中暗想:有了这封信,那位孤傲的左良玉,应该不会拒自己千里之外了,也算有了个沟通桥梁。

    第二件事,席铭留了封信给芸莲,言明即将去往河南,事情紧急,无暇告别,让芸莲回到徐县后,代向徐御史问好。所谓无暇告别,实是不敢相见。整封信语意平淡,无特别亲厚之意。芸莲览信之后,应能了解他的意思。他仿佛看到芸莲伤心的面容,不敢多想下去。

    两日后,席铭从京城出发,带同赵泉、栾雄、何翔、周普以及二十余名亲兵,取道直隶,直奔河南武安。

    一行人骑乘健马,每日加紧赶路,行程飞快,几天内便由直隶进入河南。进入河南境内,沿路风物为之一变。满眼灰黄土地,行走半天,几乎看不到星点绿色。栾雄不由叹道:“大旱数月,颗粒无收,饥民们把草根树叶也已吃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