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澳洲行,出国“放”心 一(第3/3页)  新时代的浮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化,他一个人,讲也没用。我到后面才发现,外甥的诸多陋习,基本全部是传承和发扬他的“光荣传统”:爱想不现实的投机;碰到问题只会找借口,没有反省和自我审视能力,不会从自身突破;越无知,越自以为是……

    有这样一个老子,然后儿子在这方面“发展得更好”,我也只能祝愿他们有好人有好报了。

    他们本身心地都非常善良,如果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他们会做得很好。可惜,问题还是跟我之前说我家里很多人的情况一样:“无心之过。”

    万能的无心之过,害死人,而且害人害己。

    我最初想学哲学,是想至少让自己和亲人,可以更好;但后来,我才发现,对太多人来说,很不现实。

    人到成年后,思维和习惯都定型了,心境差不多也定型了。除了自己,出了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除了自己愿意上进的人,你可能谁也改变不了。

    就是父母,你也没可能改变他们。

    像我妈妈这样没脑子又始终好自作主张的人,连名字都不会写。看见我炒股亏钱时,竟然还要教我怎么炒股。

    虽然说,圣人都可以不耻下问;但也总得看是问什么东西吧?也总得是问一些对方确实有可能能告知自己的一些自己还未理解的高见吧?

    总不至于,造火箭的,在陷入困难时,需要一个耕田的,来教他怎么造火箭吧?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佛都只能说度有缘人:有些没有慧根,又太凡俗的人,可能还真没办法沟通。

    人生,一切还真得看缘分和造化。

    我十几岁时,依然对什么都好奇,还是像个好奇宝宝。如果过去的我,有机会请教一个像现在在外面闯有点深度的我,我很可能会认真专注到不吃饭,不睡觉。

    当时,我去听一些“打工者”“打工妹”讲外面的高楼、大道、车、大海……现在看来,这么普通和平常的东西,我当时都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我能在落后的,学习氛围不突出的山区走出来,好奇心和学习自觉性,对我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那个寨子上,三十几户人家,以前没有读书人。之后一个有点文化的,初中毕业,就在学代课教书,为了转正,每年去考师范,最后终于考上了。成了第一个受高等教育的人。接着他的一个侄子,成了第一个大学生。这种家庭传承和影响,作用不可忽视。都是只隔一家邻居,他们家读书,好像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我们家根本没有人去关心读书的事,不然,他的那个侄子在高考时,应该知道高考加民族分这么一个大事。但是在那种不重视学习,都以为孩子长大了就是耕地的,也没人去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的环境氛围下,他们家的大学生,没有想到来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我们家,更没有人知道去问一下。

    在没有联时,改民族,当时都是一句话的事。等我知道,都已经是000年以后的事了,中国的互联早已在县里普及,那些民族成分一旦联,没有一定的背景和关系,很难动了。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