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澳洲行,出国“放”心 一(第2/3页)  新时代的浮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一点也不关心这些问题。

    陌生的地方,美丽的环境,陌生的事物,哪里,什么,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都都足以让我内心宁静,心醉。

    我是否越来越理解,为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都能被山水陶醉,像我这种不会喝酒的人,自然更容易陶醉在美丽的风景中。

    当然,也许我也没有醉,只是没有去在意。我主要是来看微明,希望帮她疏导一下高考前的状态,别有什么大的心理问题,看到她没事,状态不错,再帮着梳理一问题,我内心已经很安定了。

    心之所念,已无担忧,走到哪里,本身也容易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

    没出国之前,我总是心里不踏实。我知道我原来在高考前,有很多心理问题。我高考一直不顺,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我那时,没有人可以帮我开导,我自己当时也没有及时消化的能力。结果,只能在磕碰中艰难地前进。

    这几年,我差不多一直扮演着微明人生导师的角色。她自己上进,愿意听我讲一些道理,我自然希望她可以更好。

    这么一个上进的孩子,关键的时候,不亲自来澳洲看看,我怕以后后悔。一些可以做的,该做的,简单的,又能影响一个人事,如果没做;或者因为年轻,意识不到,没有做好,很可能会后悔一生。

    我姐的孩子,已经让我感觉到这种遗憾了。本来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只比微明低一届。我一直以为他还,不懂事,平时有他爸这个老师教,我也没在意。有几次,我姐给我电话说:“孩子管不了啦,玩《王者荣耀》玩得六亲不认。”

    我突然才发现,外甥早已不,都十五六岁的男子汉了,该懂事了。之后,我给他电话讲一些人生道理。他觉得是大道理,没用。一边玩,一边应付。我给他写信去,也不回;买学习的书,也没反应。

    我才意识到:错过了引导他积极向上的关键时期。

    其实外甥时候很听话,很爱学习,人也聪明。没人把他的精力引导好,大多数时候,大人为了省事,让孩子自己看动画片和玩游戏,把那份精力、好奇心和听话,荒废了。

    如果按“三岁看大,六岁看老”的观点,到十五六,还这么不懂事,真难教了。

    我的经历体会是:人普通或卓越,随缘;如果注定普通,去强求卓越,又被动又累,不值;越想卓越,要做的事,要要付出的东西,越多,自己都不主动,还想超凡脱俗,也不太现实,除非有奇迹。

    到了这种程度,我只能选择相信:人各有命了。

    而且,我到后面才发现,外甥的习惯和观念态度,基本都是传承他老爸的坏习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他老爸,也就是我姐夫,也差不多算我的人生导师之一,经常教我很多东西。

    那时,我没觉得他有什么问题,这些年独立了,在外面见的多了,才发现,他的问题,还真不少:他孩子会说大道理没用,我发现,是因为他也会说:“学习要靠天赋,天赋不好的学生,怎么努力也没用;炒股看书也没用,看书一样亏钱,大道理不如务实……”作为老师,而且是历史和政治老师,也不知道他去哪里得来的逻辑:天赋不好,就读不好书?历史上哪个圣贤,哪个大教育家这样说过?就是搞科学的爱迪生,也会说天才主要是靠勤奋。去做股票,一本书都不看,直接上来追涨杀跌,还藐视专业,身在落后地区,自己的落后,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自知之明,还敢对着你大言不惭地说看书没用,连关公门前耍大刀都忘了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一个老爸,能给孩子什么正面积极的影响?

    你都不上进,无知,还自以为是,你孩子能不无知却更自以为是吗?

    原来他说,孩子有很多问题,是因为我姐没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