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风雨飘摇2(第1/3页)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仅仅开战20余天(8月1日~23日),西线参战国军队的伤亡就好像已经超过普法战争时期的伤亡了。因为整个普法战争中法军的损失是不到11万人,而德军更少不到1万人。而现在,仅仅法军的损失就超过了30万。战争,变得不同以往了!

    潘兴参加过当年参联会关于芬斯顿将军报告的大讨论,对报告中对军队战术、战法、装备之间的关系有自己的看法,但总的一条与芬斯顿一致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装备的更新、提升,军队必须要适应,否则就会被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带去失败,而不是胜利。

    现在法军糟糕的表现让潘兴觉得,法国人还活在上个世纪,如果把德国人换成美国军队,可能法国人会输得更惨!~~美国军队的火力配置比德军更强:更多的机枪配置到班一级,更多的火炮配置到排一级(60迫击炮),同时还有射程更远的重炮(155mm48倍径)配置到师一级,而编制到了军或者集团军层级,美军配置的更多的就是安置在拖拉机地盘上的重型火炮,亨利鲍尔默管它叫做自行火炮,对,很形象的叫法。

    来到法国的这10几天时间已经让潘兴对法国军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判断:“这是一支默守陈规的军队,没有活力,体系僵硬,行动迟缓,但还是有不少优秀的军官。不过,法国人也仅此而已了。”

    “那么,将军,如果和我们美国军队作比较呢?”小乔治巴顿在在一旁问。

    “我觉得没有必要,如果需要比较,还是德军比较适合。”潘兴参加过一次访德交流团,也进行过兵棋推演,回国后也多次组织自己的部下用兵棋推演战役、战术,对德军还是属于很了解的。

    “时代在变化,而法国人还不能放下所谓世界第一的陆军的称号,思想僵化是必然的。”巴顿自从跟着亨利、跟着潘兴,无论经验还是见识都增长得很快,眼光也更长远了。“如果法军当中不能出现一个作战思想能够跟着时代前进的领军人物,那么即使有英国人的支持,再加上我们美国一锤定音,他们就算赢得这场战争,也会输掉下一场战争。”

    “乔治,不仅如此。你还要看到一点,士兵们的勇气、士气。如果这一次的战争让法国人伤亡惨重的话,他们就会丧失勇气。过于骄傲的反面就是无比懦弱。”

    随着前线的法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集团军纷纷败北,德军的突破似乎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可惜的是,一战不是二战,战争双方的主要运输工具不是汽车,而是马匹。马车的运力有限,无论前方的步兵跑得有多快,都必须停下来等待后边用马匹拉动的火炮和辎重物资跟上,才能保持战斗力。

    一战时期,战争双方的火炮都是动辄数吨重,靠马匹拉动,就比利时一带的平原道路情况,不下雨时还能保持每天60公里的公路前进速度,如果下了雨再加上道路被破坏,前线等待炮火支援的部队就可以祈求上帝保佑了!

    德军在击溃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后,士气正旺,向着巴黎方向前进,不断打击他们在路上遇到的任何一支协约国军队,但因为后勤补给和火炮部队移动速度远远落后于轻装的步兵,终于被精疲力尽的英国远征军和提前撤退的法军第五集团军挡住了。

    然而美国派驻德国的观察团团长约翰比德尔少将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就在德军击溃了前出到比法边境的英法联军之后,小毛奇命令从西线抽调了32列火车大约30万人的部队转向了东线,才使得西线的德军进攻乏力——后续力量没有了。

    至于为什么调兵到东线,说穿了一文不值:俄军没有等到完全动员,就派出了大批军队对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发动了进攻。尽管德国吸取兵棋推演的教训,把施里芬计划安排的十个师增加到了5个半军18个师,但面对俄军铺天盖地的人海战术,一样是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