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风雨飘摇2(第2/3页)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万分。对于东线总司令本身就是属于保守性格的普里特维茨将军来说,只能一步步后退,进行被动防御,再退就要推到马祖里湖地区了。

    小毛奇面临东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压力,不得不从西线抽调部队,并任命兴登堡为司令官、因攻克烈日要塞表现出色的鲁登道夫任西线参谋长,并晋升少将。

    普里特维茨将军就此下课,换上了敢冲敢打能动脑子的兴登堡、鲁登道夫组合,同时也解放出了更能折腾的马克斯霍夫曼,天才的参谋和战役策划者。

    兴登堡一经上任立刻改变东线的作战方式,不再进行被动的线性防御,而是放开一个口子,利用从西线转移过来的军队再突破口两侧布下重兵,形成一个包围态势,力图歼灭闯进包围圈的俄军。

    8月13日,俄军动员了65万人的兵力直扑东普鲁士,从俄属波兰出发向西到柏林不过300多公里,北面是东普鲁士,这里夹在俄属波兰和波罗的海之间大约130公里的宽度,正是俄军最好的打击对象,只要切断与德国西普鲁士地区的联系,那么这块土地就是俄国的囊中之物。同时,柏林也将两面受敌。

    俄国人设想得很好,不过从这里出发进攻德国的东普鲁士,根本在德军总参谋部的预料之中,因为按照雄才大略的施里芬计划,东普鲁士是可以牺牲掉的。

    设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施里芬能够压制不同生音,但小毛奇不同。先是修改西线的作战计划,加强了左翼的巴伐利亚军团,让鲁普雷希特觊觎军功而提前发起反击,丢掉了诱敌深入、围歼法军第一、第二集团军的好棋,也让西线右翼的德军不能连续进攻已经开始溃败的法军主力和英国远征军,使得法军有机会得到喘息;最后又受到贵族们的压力从西线抽调军队增员东线,即使全歼俄军入侵部队,也没有根本性地改善同盟国的困境——俄国地盘太大,在西线的牵制下,德军无力占领俄国的地盘,用来补充粮食等消耗性物资。这几点开战之初的错手,可以说奠定了一战德国战败的根基。

    同样的错误,二战时德国人又犯了一次,就是敦刻尔克。心慈手软的小胡子希望能迫降英国远征军,并且希望英国人能与自己结成同盟,所以没有命令前线的坦克师和步兵师继续进攻,而是修整,结果放跑了数十万英国远征军和法、比、荷兰、波兰的军队,让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成了后日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如果与之相反,英国将失去训练有素的打破军队,能阻止德军登陆英伦三岛的英国陆军就剩下老头和小孩了——空军和海军毕竟不能在陆地作战中占领一块地面的。

    兴登堡、鲁登道夫加上天才的霍夫曼设计的作战计划就是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现欲——应英法的请求提前出兵、并且要最先击破当面德军,迫使威廉二世何谈乃至投降,俄罗斯帝国还是那个欧洲压路机!大英帝国海军再强大可是你上不了岸,上了岸的英国陆军就是菜鸡;而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更曾经是俄国的手下败将,拿破仑失败在俄国,后世的法国人一样不灵!所以,尼古拉二世不管俄军面临的困难是什么,一再催促俄军第一、第二集团军迅速进攻,也就是第一集团军从马祖里湖北侧切断东普鲁士,第二集团军从湖西直插柏林。

    这种情况在规模更大的几次兵棋推演中出现过,当时应对的预案还是霍夫曼与亨利一通制定的,就是利用俄军的分兵,先吃掉俄军第一集团军,再不计疲劳的切断俄第二集团军北撤的通道,同时南方的德军北上从俄军东侧迂回,知道合围俄军、吃掉俄军。这样俄军在德国北方将必须进行至少六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集结、修整、补充,才能再次发动进攻。而获得了六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德军各个击破进攻德国和奥地利的其余俄军,使得德军和奥军可以腾出几十上百万的军队用于西线,发动对协约国的强大一击,争取能攻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