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剪纸(5)(第3/3页)  大时代的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重庆剪纸也在多位代表性传承人的推动下魅力渐显、精品频出。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笔者拜访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龙坡剪纸”项目传承人杨艺,从她与剪纸的故事中解读重庆剪纸。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剪纸和窗花几乎可以画上等号,每逢年节或是喜庆时刻,人们总会把大红的剪纸贴在墙上或玻璃窗上,以此渲染浓郁喜庆的节日气氛。

    事实上,在剪纸悠久的历史中,剪纸的用途遍布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唐朝人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五代时期,剪纸技艺被用于制作敬供佛像,装饰殿堂、道场的“功德花纸”;而到了宋代,陶艺匠人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百姓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明清时期,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的

    在杨艺的记忆中,奶奶天生一双巧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针线活、绣不完的花、剪不完的纸样。

    临近的婶婶嫂嫂们总会到家中向奶奶讨要几张剪纸作为围兜、鞋垫的绣花样子。

    跟着奶奶,杨艺初识了剪纸的一些刀法形式。如在剪纸时,先剪圆线,顺着半圆线右边,剪出弧线。

    剪纸下方的半边刀尖用于平衡,需放在左食指上,而后剪刀左右移动,一刀接一道,形成一条锯齿状的纹路。

    这就是锯齿剪,是初学剪纸的难关。

    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刚柔、钝锐的变化,可以表现不同物象的特征剪植物时,柔和的锯齿纹可以表现花果,坚硬的锯齿纹则能表现叶子和根茎的针刺、毛绒;剪动物时,细密的锯齿纹可以表现软软的绒毛,刚健的锯齿纹能表现硬实的鬃毛;剪人物时,用修长丰润的锯齿纹还可表现小孩丰满的肌肤。

    此外,剪纸还有“月牙儿”、“水滴纹”、“涡纹”、“云纹”等各种刀法形式。

    每种刀法形式都能产生数种变化,它们在同一张剪纸画面中交错运用,使画面层次分明,而又富于变化。

    对于很有美术天赋的杨艺来说,传统剪纸的学习很是得心应手,小小年纪的她就能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要求。

    2005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