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这一定是开玩笑的吧?(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为而治的精髓在于无所不为。
    顺其自然的核心是因势利导。
    所以觉得无为而治就是什么都不管的放任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智瑶已经将老子德道经中的德经差不多吃透了好多规则就是从中进行借鉴。
    至于说完全照搬的拿德经来治理智氏?世界上就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牵扯到规则也绝对没有什么完美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需要的可千万不能没有这种认知。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大概是世上最好笑的笑话了因为里面就没有正儿八经关于治国的教导。
    智瑶从老子的积极性品味出了一些东西比如智氏新动作的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不需要老子再事事参与了。
    那个德经是什么呢?简约概括就是一步出于礼而又合乎于礼的著作里面包含了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完全不懂治国可以拿起来用治军也能够适用。
    当然那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为前提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加入自己想要的规则也能对一些不需要的规则进行删除。
    智瑶已经很久没有跟老子论道见老子的积极性那么高自己手头没有太急切的事情需要处理肯定要抓住机会汲取知识上的营养。
    一阵聊下来老子发现智瑶借鉴德经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著作看不出有什么生气的地方相反对智瑶能分辨什么是智氏需要删掉智氏不需要的那一部分打从内心里感到欣慰。
    绝不是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欣慰啊!
    老子是个骄傲的人谈不上什么高傲哪能不知道规则都有其适应性呢?他也听出了另一种味道。
    “世子因何如此急切?”老子问道。
    智瑶对老子只看规则的制定发现里面的急切感老实说没有感到诧异。
    制定规则本身就代表着制定者的思想和意志懂行的人一看就能看出制定者想要达到哪些目标。
    比起老子从品德上的追求为内核智瑶制定的规则更趋于法家的那一套。
    然后智瑶走的“法”并不是现代的法律其实还是以服务统治者为出发点。
    很多人以为法家是站在普罗大众这一边该认知在封建王朝是错误的。
    事实上法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屁股坐在了统治者那一边制定的规则可以是为了追求国家的强大又或是帮助统治者去约束治下生民。
    当然哪怕法家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当权者也是起到了保护生民的责任。
    毕竟有规则总比没有规则要好。
    老子跟智瑶讲了许多主要提到了晋国律法上面的严苛。
    晋国各个家族的律法是很严苛体现在动辄奔着残害肢体而去。从而可以在晋国看到失去手掌、脚掌、手指、脚趾、鼻子、耳朵的人分辨他们是不是曾经犯过事。
    类似的风格并不是晋国独有好些个强国都是这副模样某种程度上来认知的话是不是可以认为规则有利于促进和谐与团结?
    相反处罚力度低乃至于根本不将律法当回事的国家他们内部的仇杀以及各种社会恶性事件极多。
    “文王行‘画地为牢’一事实乃祸害千年之举。然其提倡信约有助于德。”老子已经到了可以胡说八道的岁数。
    再则老子不是贵族再加上那样的岁数别说是指责早就死了的周文王跑去某个诸侯指着鼻子骂那个诸侯除了笑眯眯听着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姬周啊?立国之前就一再搞各种神神鬼鬼的操作什么凤鸣岐山又搞什么吉星高照为的是展现姬周取代殷商是得到上天的支持。
    因为周王朝是以下犯上进行篡国的关系还是趁着殷商主力在外获取胜利果实后面更是搞骚操作逼反了武庚很难去否认得国不正的事实肯定就需要想方设法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免总爱搞一些神神道道的玩意。
    很早之前姬周以及各分封国“巫”的权力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