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不要闭门造车啊!(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律法定得太详细的话没有去专门进行学习很难知道自己犯下了何种程度的事将被怎么量刑需要专业的人士才能大体上有个谱。
    之所以说“大体上”的原因太现实什么罪行都有区分主观和非主观又多么的恶劣等等怎么去进行判罚需要一再裁定再加上负责狡辩负责分辨的人那张嘴到底有多厉害又或是碰上什么样的法官了。
    普通人当然能够分辨到底什么是好是坏不过又跟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存在区别。
    也许上一个时代打架斗殴出人命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到了下一个时代打架斗殴立刻就是一个死刑。关于这点不出现意外的话日后的秦人会深有体会。
    别以为诸夏没有法官这个职业列国都有自己的“士师”用现代的理解方式来看他们就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当然列国的士师不是用来审判普通人他们审判的对象是贵族。
    春秋时代各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规谁犯了什么事就是用家规去进行处置。因为定下的规矩各有不同犯了什么事遭到何等惩罚又不一致可能在那个家族是死罪换作在某个家族则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简单的来说贵族都有量刑权力和审判权力他们能够处罚的也不是什么外人仅限于自己的治下。
    “现在的律法都需要经过公示才能执行不是制定了藏起来等谁犯法再拿出来审判我肯定不能往复杂了写。”智瑶说的就是当前时代的现状。
    那是因为律法不是用来审判普通人要不然哪怕公示的话普通黎庶不识字也看不懂。所以是用来公示给贵族看算是一种震慑也是贵族犯法之后的审判依据。
    智氏当然不是人人识字要说的话经过智瑶多年的努力智氏识字的人绝对比其他家族要多得多。
    提到智氏的识字率不是为了炫耀纯粹是智瑶打算在写下民典之后派出一大帮人向普通黎庶进行普及也就是他们跑去各地念给黎庶听再让普通黎庶知道做了什么时候会得到什么样的判罚。
    “商鞅模仿赵鞅我再模仿商鞅也是没谁了”智瑶心想。
    他对智氏的治理上很多地方存在模仿变法后的秦国涵盖生民走的就是法家的路子发展路线其实也是一样。
    如果说哪个国家最先展开教育普及有点难以分清诸夏这边的的确确是秦国第一个进行方式就是那种大肆开办讲堂教的是秦国律法。
    秦国玩法家治国是非常认真的。想要在秦国有一官半职前提就是了解秦国的律法国家还每年培养出大批熟知律法的小吏充斥地方便于对各地进行管束。
    “我要写民典肯定也要培养出一大批熟知律法的人再让他们将律法散布到黎庶阶层不然写民典就是自娱自乐了。”智瑶说动手就开始有动作。
    当然不是“约法三章”那样操作。这个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需要再则“约法三章”也不止“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么简单其实里面包括很多律法的。
    后面智瑶找来了一大批有在基层干民政工作的人主要是询问他们关于黎庶的需要。
    做事就是这样不能一拍脑袋想什么就做什么制定律法这种事情尤其不能闭门造车。
    智瑶“前一辈子”地法律的了解有限到了“这一辈子”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打从实际上无法对黎庶的需要有切身体会。
    大体了解过后智瑶又找来了子贡、冉有等等一些“儒”探讨关于“礼”的一些规定。
    “世子所定非‘礼’?”子贡听明白智瑶想做什么脸上则满满是诧异。
    冉有看上去一点兴趣都没有问道:“公孙成子、范献子之举?”
    公孙成子就是子产。
    范献子是士鞅。
    两个人都干过制定律法的事情前者筑了铜质的刑鼎后者为赵鞅和士吉射铸铁质刑鼎开了路。
    智瑶假装不理解说道:“为何不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