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节 任命(第1/4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事确定下来刘彻心里也落下一块大石。
    石穰做太医令缇萦辅佐这太医署的事务最起码能保住继续推动。
    不过这事情得加紧了。
    必须争分夺秒赶在淳于意还活着的时候就完婚。
    所以刘彻道:“朕先去石公府上说一说此事……”
    他叫来王道吩咐道:“你在这等着有什么事情即刻报告给朕!”
    缇萦自然一路送刘彻送到太医署门口。
    “缇萦先生……”刘彻在离开太医署大门的刹那忽然对缇萦道:“这份文章先生拿好若太医令不幸弃朕而去先生便将此文抄录一份附于太医令遗表之后……”刘彻说着就将一卷白纸塞到了缇萦手里。
    缇萦闻言微微一愣但还是反应过来立刻收起那白纸盈盈一拜:“诺妾谨奉诏!”
    直到刘彻离开她才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将那白纸打开。
    然后她的手就开始颤抖了起来。
    “这是为万世医者师表之文啊……”缇萦在心里感慨着:“陛下对吾父实在是恩重如山……”
    薄薄的白纸之上卷首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大医精诚。
    而整张白纸之上洋洋洒洒数千字字字珠玑直指为医之本和医者的道德要求与标准。
    缇萦毫不怀疑此文在未来必定可将自己父亲推上医仙甚至医圣的宝座!
    齐国淳于氏从此将与曲阜孔氏颜氏一般。成为天下闻名的贤人家族。
    成为天下医者的精神图腾。
    但问题是……
    “陛下从未学医也不懂医方之术。何以对我医方卜噬之学如此精通引经据典。博采众家之长……”缇萦在心中困惑无比。
    ………………………………………………
    乘着撵车刘彻离开了太医署。
    他回头望着太医署的宫墙在心里叹了口气:“又抄袭了啊……”
    此番他所抄袭的乃是未来唐代的名医药王孙思邈在其不朽名篇《千金要方》的卷首所做的序言《大医精诚》。
    在古代中国医学的发展史上。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序篇《伤寒卒病序》一样是每一个中医医生入门的必读经典。
    甚至直到两千年后在某些农村的老中医手下学医或者实习的年轻人。初次入门第一件事情就是背熟《大医精诚》与《伤寒卒病论序》。
    可能即使背熟了这两篇文章的医生中也会出败类。
    但是败类一般都是没有背过这两篇文章的人。
    穿越之前刘彻确曾在一个老中医门下学习过。
    虽然那时候刘彻年轻而贪玩也不懂什么医德啊前途啊未来将来啊。只想着怎么好玩怎么来。
    所以不过几个月就被扫地出门。
    在那几个月里他唯一学到的东西大抵也是这两篇文章。
    但数年后。当刘彻在某地偶遇一位过去的师兄时去他开的诊所做客亲眼所见。这位师兄并没有跟他的一些同行一样。对病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药贵就用什么。
    而是小心谨慎的选择用药。
    能白霉素解决的感冒。绝不用青霉素能青霉素搞定的绝不用先锋霉素。
    这就是医德的体现。
    也是古老的中医价值观对医生的影响。
    《大医精诚》与《伤寒卒病论序》的文字中所透露出来的精神以及对病人的仁爱
    对医学的无尽探索与追求哪怕再过一万年也不会落后。
    于刘彻来说建立了医学体系当然也要建立起一个医学道德标准。
    不能让庸医和败类破坏了医生的名声。
    尤其是当前刘彻大力鼓励培养医生民间乡亭中的医生甚至享有了类似后世科举制度中的秀才的待遇获得了免除徭役和部分田税的优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