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九章 高加索(6)(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什么总是我?”面对汹涌而来的德军进攻狂潮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很有种委屈得想哭的感觉。
    4个月前的11月份曼施坦因发动“大河曲部”进攻战役以精巧灵活的解剖战术打得红军上下疲于招架顿河方面军仅仅几天功夫就搭进去一个半集团军。4个月之后南方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再次选择了顿河方面军所在的防区。有了上次教训的罗科索夫斯基这一次学乖了德军刚开始大举进攻就将自己的全部主力压上来还让各部队排成相对紧凑的防线不让敌军有随意穿插的机会为遏制德军的装甲优势他甚至还动用了被他一直捏在手心、宝贝无比的坦克第4集团军。
    但这一次德国人的风格却骤然大变不是上次那种左右穿插、肆意游走的灵巧攻击而是直接拿出1000多辆坦克、30万部队进行正面进攻以蒸汽压路机般的态势毫不留情地碾压过来。这次曼施坦因根本不屑于穿插而是让胡贝和迪特里希两个装甲师一左一右进行分兵合击率领部队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兜住了顿河方面军的主力部队而罗科索夫斯基采取的“主力压上”、“重兵抱团”等政策正好成就了德军的包围圈。如果说上次德国人是灵巧轻盈的华尔兹那这次就是横冲直撞的橄榄球。
    说句实话这个进攻套路比大河曲部战役时不知道简单了多少只要上过两天参谋课、学过一点战术都能看得懂一点儿也不复杂。罗科索夫斯基第一天被曼施坦因中午时发起突然进攻打昏了头到第二天早上就明白过来了可问题是判断正确是一回事能不能挡住就是另外一回事。他知道德国人要打哪里也抽调了部队进行防守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部队素质差异实在太大了。
    顿河方面军在大河曲部战役前拥有近卫第1集团军第21、24、63、6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总兵力大约在35万(不满员)大河曲部战役结束后第21集团军遭重创近乎全军覆灭第24集团军遭到中创损失了一半部队全方面军总兵力下降到了25万余是中路三个方面军(西南、顿河、斯大林格勒)中最弱的。
    为增强顿河方面军的力量4个月来大本营使出了浑身解数进行力量增补:第21集团军番号撤销剩余力量加上新募集的新兵充实到第24集团军。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利用从草原军区、中亚、远东等方向抽调的兵力组建了新的69集团军并加入顿河方面军序列同时还对近卫第1集团军、第63、6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进行补充。到“春醒”战役发起时顿河方面军兵力再度恢复到了5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共计40万兵力左右的规模。
    虽然兵力超过了4个月前但罗科索夫斯基知道新补充来的这些部队是什么货色到处都是40多岁甚至快接近50岁的中年大叔要么就是17岁刚出头、面黄肌瘦的孩子看上去甚至还不如莫辛-纳甘步枪高(带刺刀长度167米)那些20多岁、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少之又少。他向大本营抱怨结果被告知这还算好的起码来的都是爷们后方有一些部队可是连女兵都在招募了。为强化自身力量他从63、66两个情况相对较好的集团军里抽调了部分老兵与军官补充到24和69这两个新集团军拼命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与作战素养。
    随着寒冬到来气候变得不适合交战苏德两军接触一天天减少罗科索夫斯基简直喜出望外抓紧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开展练兵心里期待再次交火的时间越晚越好。虽然大本营一再告诫他德军很可能在近期展开进攻但他依然抱有幻想希望自己能以主力迎战的方式抗住德军的第一波进攻——不求击退、击败德军但求德国人认为顿河方面军“油水不足”、“骨头太硬”而将主攻方向转移到其他地方。
    但他没想到曼施坦因会在中午发起全线进攻也没想到德国人手笔这么大一下子就拿出1000辆坦克和30万部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