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贫瘠的土地(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三十四章日益贫瘠的土地大宋与西夏交界征战的陕西六路,依据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和熙河路。

    永兴军路是大宋西北政治中心京兆府所在地,在陕西六路中人口最多,有户口百万。

    其中,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下辖十三县长安、樊川、鄠县、蓝田、咸阳、泾阳、栎阳、高陵、兴平、临潼、醴泉、武功、乾佑。整个京兆府有户口二十三万。

    西门庆一行从华州渭南县进入京兆府境内后,在零口镇向北渡过渭水,抵达了栎阳县。

    此番西行来到京兆府,西门庆决定从东向西,从北向南考察一番长安城周边的各县,最后再进入长安京兆府城。

    因此,按照西门庆的计划,沿途会先后经过栎阳、高陵、泾阳、咸阳、醴泉、兴平、鄠县、樊川、蓝田九个县,再从蓝田县沿灞水向北进入临潼县,最后从临潼县进入长安城中。

    至于武功、乾佑二县,因为距离长安较远,不在西门庆的考察计划之列。

    特别是乾佑县,虽属于京兆府管辖,可是已经位于秦岭以南,与长安城隔了一个秦岭,对于长安城可谓无足轻重,是以对西门庆而言也失去了考察的必要性。

    当岳飞、王贵等人兴奋地围着西门庆,问他可是又要查看长安城周边的地理环境和险要关隘,与众人讨论如何用兵时,西门庆却摇了摇头,提出了新的目标。

    西门庆对岳飞等人说道,长安城周边都是关中平原,距离南边秦岭山脉的终南山还远,没有甚么险要关隘。

    此番在京兆府要着重考察的,是京兆府各县的乡村农业,关中平原也曾经号称天府之国,这一次就是要看一看这关中是否富庶如昔,还有定鼎天下之力。

    岳飞等人听了,瞪大了眼睛盯着西门庆师叔,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想不到西门庆师叔涉猎如此广泛,知识这般渊博,不仅武艺高强,懂得行军打仗,会写诗词歌赋,居然还会研究国计民生,天下形势。

    西门庆师叔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似无所不能!

    岳飞等人都一脸崇拜地看着西门庆,心中暗中庆幸。跟着师叔出来游历天下,当真好涨见识!

    焦挺早就习惯了西门庆哥哥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看着岳飞等人的神情,心中笑道:“一群没有见识的少年人!西门庆哥哥的能耐,岂是你等所能明白的?今世你等能得西门庆哥哥的看重和提携,当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西门庆此时可没有心思在岳飞等人面前故意显露学识,让这些汤阴县的乡下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门庆骑马行走在栎阳县的土地上,看着道路两边的乡村和麦田,陷入了沉思之中。

    读过大学,接触过相关知识的西门庆记得,自盛唐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就逐渐衰败,长江流域经济崛起。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东移,长安失去了首都地位。

    自唐以后,长安就再也未能成为全国nn的首都。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发源于黄河流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也曾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

    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因为北方频繁出现战乱,经济遭到了破坏,所以历代nn不得不把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可是,北方的战乱并非都是因为游牧民族入侵,很多时候是内乱。

    为何北方容易出现战乱,而南方却少有大规模的内乱

    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