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人才战略(第2/2页)  水浒新秩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也不见得比书院出来的“放心”人才更差。

    也就是说,通过书院批量培养同舟社事业接班人的计划实际上破产了。

    至少,当前阶段,同舟社的书院还是无法承担批量培养人才改造社会的重任。

    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舟社还是要新旧人才并用。

    既要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扩大书院规模,以增加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又要用好转化好旧人才,科考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桥梁。

    同舟社组织的科举当然要倾向于“书院系”,如此才能逐步挤压各种私学的生存空间,并顺利推广“统编教材”。

    但又不能让书院学生产生入了书院就“包教包会包分配”的错误想法,必须给他们一定的压力才行。

    徐泽先是让教曹拿出同舟社科考方案,结果陈集鼓捣了好几天,拿出的方案却相当干瘪,被徐泽给否决了。

    这事其实不能怨陈集,其人自己都没有通过赵宋的科举,连科举本来的面貌都没有搞清楚,让他制定基于同舟社实际的科考改进方案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徐泽只能命宗泽、詹度(知大名府事)、林完、何铸(吏曹)等人与陈集一起,重新起草同舟社科考方案。

    经过激烈的讨论,众人终于统一意见,考试内容包含策、论、算、格物在内的诸多内容,步骤分为初试、复试和面试。

    赵宋设有算学,从字面意义就知道这门学科的尴尬定位。

    郑天寿从西洋搜集的《几何原本》译出后,徐泽对其加以改进,以作为书院教材。

    他还打算更“算学”为“数学”,可赵宋已经有了“数学”,乃是邵雍为代表的儒学流派,只能暂时作罢。

    同赵宋科考类似,众人设计的方案也是各科占有分值比重不同,争论最大的就是这个分值比重。

    陈集主管书院和教曹多年,非常清楚算学、格物等科的重大意义,当然希望同舟社自己的科考大幅度算学、格物的比重,以尽量多的录取书院人才。

    宗泽、詹度等人虽对格物等科的内容知之不深,也没有否定社首亲自编写的书院教学科目的想法,但还是认为若是这两科分值比重过大,就失去了开科取士的意义。

    算学还好说一点,赵宋本就设有算学,格物则大大超越了普通士子的知识范围,根本就不给别人机会的科考,还不如不让他们参加。

    方案报到徐泽这里,其人大笔一挥,将众人的方案驳回重做。

    社首的批改意见很简单:一科考试,两个方案。

    科目设置基本不变,但分值比重不同。

    策、论分值重的,考经世济用的社会管理型人才;算学、格物分值重的,考技术型人才,两种人才都为同舟社急需。

    而且,不是一考定终身,两种人才都需要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第一次开科,旧士子策、论的比率适当大一些,以后逐年压缩,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必须学算和格物。

    徐泽还将两种分科命名为“文综”和“格综”。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