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惯例(第3/3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论起完成度,肯定是沈光林的论文更具有说服力。

    接下来争辩的就是学术创意了。

    这种事情有意义么?

    当然有。

    因为1956年,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如何产生的,这件事是一个争端,到现在杨李两个人谁都放不下。

    双方当事人入场。

    院长亲自主持:“两位老师,你们的论文我们经过评审,认为两个人互相都不存在抄袭,两个人能够有类似的结论出现,恰恰说明的科学的严谨性,科学的本质就是走向同一个终点......”

    沈光林当然知道李老师没有抄袭自己的,但是自己也完全没有去李老师那里看过他的资料,并且连只言片语都没有打听过。

    “这件事只能算是研究项目的巧合和重叠,也说明两位在这一论点上达到了相同的高度,恭喜二位……”

    “那成果算谁的?这个课题我做了好几年了,不可能因为他是你的学生你就偏袒他。”

    李副教授是不怕院长的,甚至为了表达刚正不阿,他也是可以和院长拍打桌子的。

    “沈老师,你怎么看?”

    “我服从学校的决定,我的成果足够多,并不差这一个小课题。但是我的论文已经发出去了,是不可能撤回的。在国内的宣传口径上,我倒是可以做一些让步,比如两人共享发现。”

    沈光林觉得自己是占了“先知”的便宜,做的就不好太过分。

    但是即使如此的礼让,沈光林也没有获得感激。

    “不要装清高了,这个课题是我解决的,成果的归属权在我。”

    “好的,那我就不装清高了,这件事还是按照国际学术专利的惯常习俗来。”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