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惯例(第2/3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肯定确定以及一定!写作的过程中得到过多位老师的帮助,他们肯定都有印象的,我还想着等论文发表了之后给他们一些酬谢呢,他们帮忙的过程我也是有记录的,这件事情不难查证,虽然不是近几天的事情,但是时间也不远。”

    沈光林信心很足,他的数学并不算好,有些公式列出来需要找人计算,因此请教了不少人。

    “那就好办。”院长大人把这件事应承下来。

    这个老李也是,有事情不找自己这个院长说,反而直接越级告到学校去了。

    就这种人,还想评正职?

    接下来就是各种扯皮论证了。

    既然双方都没有后退的可能,那就召开论证会呗。

    虽然是物理系内部的会议,学校还是派了人过来旁听,这件事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

    两个当事人被暂时排除在外,但是他们提供的证据是可以入场的。

    作为主管行政的副校长,刘校长表现的最积极,他第一个发言:“学术不端的事情我们要严肃对待,不能因为谁是谁的弟子就姑息养奸。”

    “刘副校长请不要指桑骂槐,这是学术评审会,你出现在这个场合不合适,请你出去。”

    院长大人也是有脾气的,说不买账就不买账。

    “你?”

    “请你出去!”

    “我代表校委会,我……”刘副校长主动请缨,没有收货尊敬,却丢了脸面。

    “我们是专业评审,你一个外行过来做什么,听说你也是学物理的,现在还能看的懂物理公式吗?”

    “你?”羞愤之下,刘副校长真的出去了。

    下面进入论文评审阶段。

    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论文都能看懂。

    李教授做的还算严谨,有的没的资料准备了一大堆,都不知道哪些才跟论文有关,哪些无关。

    沈光林递交的资料也有不少,也有厚厚一叠。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任何人想写一篇论文,不是拍脑袋就可以想出来的。

    有些小说,比如就像一些科技文里写的那样,好像随便张张嘴,然后就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了,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即使你有好的观点,如果没有经过论证,就连投递都会缺乏渠道的。

    大家围读许久,没人说话。

    沈光林的人缘并不是真的不好。

    他动不动带着牛肉去做客,也积攒了不少的好感度。

    而且,他为人大方,谁有经济上的困难,他一定伸手帮忙,从来不求回报。

    上次,他去香江考察,给每位老师都带来了礼物。

    当然,大家不是看重他的礼物,是看重他会做人。

    李老师就有点不行了。

    他经济上也拮据一些,为人特别会算计,基本上从来没有什么社交行为。

    而且,他什么时候写的论文大家也都不知道,想必应该不会作假,但是要说沈老师处心积虑的去“偷”他的论文,根本不存在。

    并且,在沈光林准备的资料里,有不少其他老师参与的部分。

    比如,教数学的张老师就帮助他计算了不少推导过程,而且他的一些小论点大家也积极参与讨论过。

    沈光林完胜。

    沈光林的论文完成度很高,论点论据准确,引用无误,而且在辅助资料中,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参与其中的影子。

    反观李老师的论文,虽然整体思路跟沈光林的差不多,但是瑕疵不少,甚至有些不影响主干的小观点还是错误的,只能说还处于待完善的阶段。

    要说从时间起始点上来看,确实李老师的发起时间更早。

    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