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8章 最后的逆袭3(第3/4页)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边的运动当中---那玩意要挪窝真心不容易,前后得折腾三个月,沿途道路加固,铁路修整,一千多人伺候着,四千多人警戒,那叫一个麻烦啊!

    什么时候运过来,现在都还不好说,倒是克虏伯公司受命升级的,装备38omm主炮的p15oo级巨鼠,样车已经出来,测试证明性能良好,被系特勒要求尽快的运到前线,不管怎样,也要压住俄国人的大炮,攻破正面的防线!

    错误的战术,仍在被强硬的执行!

    得亏朱斌那边给拉来了数百万件各种防寒服装,送来成船的高价装备,才让德军得以勉强扛过要命的寒冬侵袭。

    现在的德军士兵,基本上每个人一身抓绒保暖内衣,粗线羊毛衫,加厚棉服,衣料还是混纺耐磨防水料子的,且在衣领、兜帽、肘部、膝盖、肩头等,都有一整块的翻毛兽皮包裹,抗冻效果一流。

    每个人的脚上,是一双翻厚底皮鞋,虽然笨重,却保证他们不会被动坏腿脚,再加上一块黑白两色,防水耐用的伪装布披风,毛线手套,德国人从头到脚都被中国货占领。

    军营阵地上,则有大量的固体酒精块和冲压酒精锅,自热罐头饭盒,高能压缩饼干等等支撑着德军士兵的日常需求。这要比德国人自己弄出来的好许多倍,虽然成本低廉,卖给他们都是天价,依然挡不住德国大兵的喜爱。

    想想开,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齐腰深的大雪覆盖战场上,躲在厚厚的雪洞中,烧着酒精锅,啃着热罐头或者饼干,从里到外都是温暖的。

    就是中国产的工具实在质量不咋地,美观赶不上德国造,厚重也赶不上,薄薄的不锈钢锅子让人担心随时可能被捏扁。但他们没得选,至少比没有的用强啊!

    这些用黄金换回来的高价物资,让德国人度过了最可怕的冬天。待到1942年初,疲惫尽显还没有替换的德军终于开始攻击不力。

    敏锐现这一变化的朱可夫当然不会错过好机会,他立即组织3o个集团军从侧翼动突然反击,一举收费了罗加切沃、伊斯特拉、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等地,并朝着加里宁等地强势进逼。德国的攻势遭到逆转,防御也变得岌岌可危!

    希特勒当然不肯接受这样的失败,他撤掉6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亲自担任并出强硬的号令:“不得退让一步!哪里遭到进攻就打回去!在后方没有构建好工事之前,任何人不能撤退!”

    但强令终究抵不过现实。古德里安和赫普纳终于意识到他们的战术问题,顶着压力主动把运转不令的装甲集群向后撤退。以腾出足够的缓冲空间,结果被暴怒的希特勒给撤职。

    不过也正是希特勒这种顽固强硬,逼着德军以补给站为据点层层设防,死扛硬打的阻击,才让德军免于重蹈拿破仑的覆辙,不但没有崩溃。还成功的钉在了战场附近,后继无力又缺乏高机动力量的朱可夫,也没办法克服糟糕的积雪战场,勉强追出来一段,收复外围部分失地之后,逆袭放缓。

    就在这时候,中国派遣的军事观察团成员。纷纷交出了第一份总结,被呈送到了希特勒的案头。

    看着上面罗镇东等将校军官们的种种看法提议,希特勒开始是怎么都无法接受的。他不能承认自己的战略战术有错误,结果导致了数十万德军伤亡,耗费整整半年时间却不得寸进,反而让苏军有了充分的实战机会生生把几百万平民培训成了合格的士兵!

    作为观察团领队的余报国上将非常坦率的表示,他们当初就是用这种方式,在力量弱小的时候,与日军作战,并通过长达一年的胶着。投入天文数字的资源,终于利用千里山川大地战场,磨练出足足2oo万合格士兵,从而为东北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特勒对此最初是感到不可思议,但事实摆在眼前。中国人战胜了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