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一章 修路诸事(第1/4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慕容垂很爽气,将朱序的拨款悉数给了泾阳县衙。</p>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购买吃食以作劳工之酬劳。</p>

    幸亏这年代是皇权社会,百姓出力不必给报酬,否则一百万钱远远不够。</p>

    秦国目前实行户调制,是按户征收的赋税。规定每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同时,按资产的多少将农户分为九等,按其等位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绵。户调制源于汉代的口算赋,在征收形式上,以户为单位征收实物绢绵取代了汉代按人头征收货币。从按人头变为按户,这意味着国家对一个一个的人的直接统治,即所谓的“个别人身支配”弛缓了。从征收货币改为征收实物绢绵,则意味着东汉以来货币经济的衰退和实物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扩大。这也是当代社会缺少钱银,人们更愿意以物换物的原因。</p>

    庄稼收割完,冯雁作为县令自然要为朝廷征税。</p>

    不过,冯雁对此毫无兴趣,将此事交给了新任县丞慕容柔以及悉主簿。</p>

    目前百姓处于农闲时节,冯雁一声令下派衙役通知了各党长、里长、邻长,并让其转告农户,凡参与修路者管三餐。</p>

    三餐饭意味着什么?</p>

    对现在的百姓来说比过年都喜庆,平常百姓一日一餐属正常,一日两餐为过节,一日三餐那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而且三餐中有两餐为干饭,绝对管饱。</p>

    这个命令一出,百姓望风而动纷纷请求各自邻长、里长要求参与修路。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竟然打听到县衙打算每十日增添一顿肉食。</p>

    如此一来彻底乱了,不仅百姓踊跃参与,就连各邻长、里长、党长也打算亲自参与修路。</p>

    冯雁托了朱序的关系,从长安尚书台请了一名工部侍郎、两名令史帮忙监督管理工程事宜,冯雁自命为监理负责四处巡查。</p>

    首先,众人作了一番商议,由侍郎吕春全权监督,由何令史负责旧路拓宽,由杨令史负责新路修建,并有数十名有经验的工匠按照冯雁的规划做好标尺,并且,将道路分成不同标段由各官吏带领周边百姓同时修建。另外,由刘县尉带领带领北仲山脚下的百姓专门上山取材,将石灰石、石块等凿取至山下。</p>

    秦岭作坊的船只、马车也被调了过来负责来往运输,搬运物料。秦岭饲养着不少换来的牲畜,也被拉到了乡镇各处指派的伙房处。</p>

    一艘大船缓缓驶过泾河,到了县衙南侧的地带停了下来。冯雁登上船只看了看拉来的牲畜、马车、器具、粮食等缓缓点头称道。</p>

    对于估算吃喝用度老梁最是熟络,预计三个月的工期,便准备了相应的用度,这艘大船所载乃是十日的用度,粮食、牲畜不多不少,刚刚够用。</p>

    老梁见冯雁登上船只毫不客气的将手伸出问道:</p>

    “二当家,付钱吧。”</p>

    冯雁愣了一下问道:</p>

    “什么钱?”</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