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 断案(第1/6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乞活军来由于七十年前,当时因“八王之乱”爆发,司马氏自相残杀,晋室元气大伤,北方少数民族趁机裂土自立,其中以匈奴刘渊最为势大。时任并州刺史的司马腾派军伐之,结果大败,恰逢并州闹起了饥荒,司马腾所幸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并州两万多户迁往山东乞食。</p>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乞活军的基本成分是汉族流亡农民,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此前的身份并非农民,而是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士兵,但是一方面他们在流民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当他们加入到流民行列后,实际上已失去了先前的身份地位,脱离了原来的官吏身份,并参与农业生产,也成为流亡农民的一部分。</p>

    乱世出流民,流民扰乱世,形成恶性循环,也成为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朝廷和地方政府也曾试图解决,或将流民迁回原地,或者组织安置;但是乱世纷争,流民太多,遣送起来十分困难。而安置措施也很难到位,特别是五胡涌入,地方政权尚且朝夕不保,根本无暇顾及流民。所以当时流民之多、遍布之广,达到了旷世空前的境况。</p>

    流民所到之处,势必受到排斥,因为哪里都缺粮食,所以冲突也就无处不在,为防止流民哄抢,各地纷纷建立邬堡、组织武装防范。而流民受到攻击,就要自卫,也逐渐自发形成了自己的武装。</p>

    由于身处乱世,处境险恶,乞活流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以求生存的同时,仍保留了武装组织,他们在与胡人的长期残酷斗争中磨练出顽强的战斗力,以骁勇善战、组织严密、持续时间长久著称。乞活军在西晋覆亡之后,长期活跃在冀、幽、并等州,曾与胡人进行过艰苦悲壮的武装斗争乞活和其它流民集团相似,世代蕃衍,首领多由同一宗族承袭。</p>

    冯雁了解完详情逐渐明白过来,接着问道:</p>

    “你们有多少人?在何处安身?”</p>

    “俺们留在并州的兄弟只有三百人,在太原郡西侧的天龙山上安身。”</p>

    王二五回忆了一下说道:</p>

    “二当家,我等便是途径此山时与他们相遇,山上还有不少田地。”</p>

    “俺们自己也种植庄稼,只是布帛、盐、器具等需抢夺才行。”名叫童林的“乞活贼”大大咧咧道。</p>

    “那个大个子……”</p>

    “俺们叫他铁牛,力气可大着呢!”</p>

    “俺叫石牛。”另一名“乞活贼”自报家门道。</p>

    “看来他们确实是传闻中乞活军。”老梁点头道。</p>

    冯雁笑了笑问道:</p>

    “可愿加入我们?”</p>

    “加入?俺们不做主,要问铁牛。”二人摇头道。</p>

    “嘿嘿,没想到大个子还是个头领。”众人好笑出声。</p>

    过了一会,大个子铁牛清醒了,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脸上依然是不忿的神色。见身边只有柴五一人,遂大声嚷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