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九章 乞活贼(第1/4页)  大晋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何治理一个县?</p>

    古语曰:“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仪”。</p>

    百姓在解除了生存压力的前提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也会提升道德观和荣辱观的养成,社会风气也会逐渐改善。随着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社会环境的到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景象也就重现了。</p>

    这句话意味着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同时增长。</p>

    这个时代的物质主要指衣食住行,精神指教育及文化的传播。</p>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冯雁盘算过,自己在秦国不会超过两年,百年大计与自己无关,两年大计才是自己应考虑的。</p>

    有时候冯雁觉得,两年都嫌太长,最好一年搞定。</p>

    一则自己具有常人不同的思维,二则拥有常人没有的资源,三则关乎到一种成就感。如果在古代连一个县也治理不好,那就算白来这个世界了。</p>

    冯雁思前想后制定了一个一年计划,主要围绕衣食住行。</p>

    教育想普及,难度太大。</p>

    除非秦国朝廷给钱给人。</p>

    没有学舍、先生,钱粮等的资助,要实现普及教育,根本不可能。</p>

    平心而论,苻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包括教育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p>

    再好的厨师,没有食材啥也做不出来。</p>

    以现在的条件只能如此。</p>

    冯雁得到一百万钱的许诺后,乐滋滋返回了牧场。</p>

    王二五几人回来了,并带来一个好消息。</p>

    “二当家,我在并州太原郡买了一间铺面,只有区区十余万钱,面积比长安城的铺面还要大上些许。另外,在途中结识了几位友人。”</p>

    “哦?什么人?你脸上怎会有伤痕?”冯雁看着王二五淤青的面部好笑道。</p>

    “他们自称是并州乞活,为防止不测,此三人并未带至牧场,将其安置在郊外了。”</p>

    “乞活军?”冯雁惊叹道。</p>

    乞活军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支军队,曾反抗匈奴人,后跟随冉闵反抗羯胡人。是一支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汉族流民武装,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因没有财产住所,只为活命乞食,因此这支部队打起仗来无后顾之忧,十分勇敢强悍。亦被称为“乞活贼”。</p>

    “正是,他们自称并州乞活,是一支残留在并州的队伍。”</p>

    “如何结识的?怎会告诉你身份?”冯雁细问道。</p>

    “在太原郡购置商铺时便被几人盯上了,返回途中略施小计,嘿嘿,二当家记得以前对付郭寨村的羯人?”</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