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章 影响(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学堂,不少学生正传阅着新一版的报纸。

    “子文兄这文章怎么写的这么臭了。”

    众人看着魏子文执笔的文章内容,忽然有人感叹了这么一句。

    这报纸上的文章,没有修辞手法,也没有讲究格式内涵,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章真的不怎么样。

    “你不懂,这些故事是写给百姓看的,若是写的太深奥,百姓能够看得懂和听得懂?”

    刘涛解释道。

    “如果礼部的工作都是写这种粗俗故事,那我也可以去礼部上任了。”

    一个叫秦奋的学生显得有些愤愤不平,既然礼部的工作不需要文章写的那么好,那凭什么只给魏子文官职呢,大家都可以胜任嘛。

    “这个,我听我叔父说过,当官确实不需要太好的文采。其平时写的公文,也是以通俗易懂为主。”

    另一个官宦子弟闵振说道。

    “既然不需要那么好的文章,那为什么科举又要考我们的文采?”

    秦奋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偶然之间都想过。但是没想通之后也就不再当回事,反正大家都是这个样子去念书,自己也没必要,没能耐去质疑。

    但是现在,吴长庆对经学轻视的态度,加上现在这个问题再被提出来,不少学生就开始认真的研究这个问题了。

    文章,真的有必要写那么好吗?

    “四书五经毕竟是传承了千年的瑰宝,学习这些书籍能够明事理,修身养性,自然是有必要的。”

    还有比较迂腐的人,选择了支持四书五经。

    “可是,治理国家光靠这些四书五经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科举却只考这些内容,真的合理吗?”

    刘涛反驳道。

    “你这话说的,君子读圣贤书,这是自古以来的事,岂容你随便质疑。”

    眼看两人就要争执起来,其他人连忙劝说息怒。

    这个问题暂时被搁置,众人又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隆武帝派遣使者抵达苏州,正式册封吴长庆为吴国公,授直隶总督。

    这让不少学生都看的很尴尬,因为他们都知道,吴长庆已经接受了鲁监国的册封。现在隆武帝又来一份一模一样的册封,这算什么意思?

    文章中魏子文指出,吴长庆在面对这个册封的时候左右为难。

    吴长庆既不想否认隆武帝的合法性,又不能接受隆武帝的册封,那样显得是在左右逢源,无视鲁王的存在。

    文章中通过文笔引导,让读者产生了一种大明朝廷真荒谬的感觉。

    “朝廷这是在干什么,有这么胡闹的吗?册封还能进行两次,这两位监国就不能商量一下,确立一个主次吗?他们这样搞,让吴国公怎么办,让前线的将士如何选择?”

    刘涛怒道。

    大敌当前,将士在前线为了他们朱家的天下拼死拼活,而他们朱家却在窝里斗,连个统一的声音都没有。

    身为臣子,对这种情况自然是不满意。

    “哎,这是有奸臣当道呀。”

    有人感慨道。

    “我看未必就是要全怪奸臣小儿,这两位监国若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又怎么会互不退让。谁都想当九五至尊,可是两人的才能却只能窝里斗。自从北京城破之后,朱家还有明主站出来打过一场胜战吗?”

    秦奋也是有很多的怨念,觉得朱家的人是真的没有明君了。

    崇祯自然无需多说,把北京都丢了。而弘光也只是一个喜欢听戏的昏君,鲁王朱以海也没有什么成绩,隆武帝朱聿键也是一路逃亡到了福州苟延残喘。

    “秦兄慎言。”

    有人提醒了秦奋一句,毕竟以他们的身份,这样直接批评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