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报纸(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二日,魏子文编写的邸报和民报发行了第一版。

    邸报上面刊登了近期吴淞地区发生的一些大事,比如吴长庆接见海外商人,开办松江商贸区,还有大学堂第一次考核,冯简携数百工匠抵达苏州等等。

    这些事件透露出了很多信息,比如吴长庆鼓励商业的态度。

    吴长庆为了支持商业发展,竟然公然违背朝廷法令与洋人通商,这既说明了吴长庆重视商业,又能让人感受他的权势滔天,可以无视朝廷。

    大学堂的第一次考核,则是透露出了吴长庆对于杂学教育的重视,不少官员看了都在考虑是否要让自家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这些杂学。

    如今天下局势复杂,很多人都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吴长庆能够长期占据吴淞等地,那么想要做官就必须得学那些杂学。

    但是,也有些官员坚信朝廷很快就会重开科举,经学依旧是王道,学那些杂学没用。

    冯简携带数百工匠抵达苏州,则是让不少官员对工匠再次刮目相看。

    换作以往,士绅对于工匠向来都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些都是贱民。

    但是如今,他们都知道吴长庆打胜仗要靠这些工匠制造的武器,也知道了这些工匠的重要性。

    当然,也就仅仅如此了,工匠在官员的眼里,依旧是贱民,他们可不会让自家的孩子去学这个。

    这些邸报的内容其实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内容中夹杂着大量对吴长庆个人的吹捧,把所有的功劳都推到吴长庆的身上。

    这让不少看了邸报到官员,对魏子文这个人非常不屑,觉得这家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

    民报和邸报比起来又有很大不同,民报上的文章更像是在讲故事,多了很多趣味性,不像邸报上的文章那么严肃规范。

    民报上的第一篇文章,便是虚构了吴长庆的出生时的异象,文章中说吴长庆出生时天上的云层结成了华丽的云盖状,而且雷电交加。

    暗意是吴长庆的出身不平凡,非人臣之气。

    在古代,百姓还是比较认可这一套说法的。不少意图造反的人,都会说自己出生时有潜龙入邸,真龙现身之类的话,好让百姓认为他们是真龙天子。

    第二篇文章写的则是真实事件了,记录的是吴长庆带领数百乡勇,为了保护嘉定数万百姓,面对强敌死守不撤。

    事件虽然是真实的,但其中也经过了一些艺术的加工,使别人看起来吴长庆伟大了许多。

    整篇文章就是在歌颂吴长庆的伟大事迹,以及他那心系百姓的情怀。

    第三篇文章写的则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故事,讲他如何奋勇血战,最后得到了吴长庆的赏识,授予了什长的官职。

    这是典型的屌丝逆袭,凡人成长的故事,对于百姓来说非常有代入感。

    一些青年男子听了这种故事很容易心动,也想去参军,试图靠着军功来改变命运。一个什长的月饷已经有三两银子,这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绝对的高薪了。

    在这篇文章里,也有多处地方在暗示跟着吴长庆混就能得到好处,跟着吴长庆混就前途光明。

    这种私货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宣传效果却很好。

    百姓听多了这种故事,脑子里很容易就只剩下一个吴长庆,而不知道朝廷为何物。甚至,通过文章中一些对其他明军大量投降的描写,百姓还会对朝廷失去信心和认同感。

    第四篇文章是歌颂吴长庆的治理才能,在吴长庆的治理下,苏州的粮价控制的很稳定,布匹价格大幅度下降,市面上多了很多利民用品,社会安定繁荣。

    和以前的大明和满清相比,现在的生活好了多少多少。

    除了这些夹带私货的文章,民报上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