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3章 吸收养分(第2/3页)  重生明星音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规模形式方法等等,那也根不是他们那贫瘠的历史,稀少的人口基数也决定了他们的古代战争规模不会太大。

    这就完全要靠音乐来表现了也不能指望这些国外的观众为了这首音乐而跟钱淑媛黄静她们一样,去深入了解盛唐边疆战事各种诗词歌赋什么的,国内的观众其实也差不多。

    当然,秦放歌要是创作和西方音乐相似的无调性民族音乐作品,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他觉得,那样一来,就和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如果是用民族乐器演奏西方音乐的话,没有太大的意义。民族音乐嘛,还是要立足中华民族独有的东西。不过他写的这些音乐作品,算不算得上是民族音乐还未尝可知,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很多人是不会承认这就是民族音乐的。左书琴她们也称这是新民乐,和传统民乐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的。

    我国传统民族器乐曲都是有标题的,其标题有“标名性标题”和“标意性标题”两种。标名性标题,仅具曲名的作用,与曲意无直接关系。理解乐曲需从其曲调、节奏、调式、速度、力度等诸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形象来领会。有的标题源自古代声乐曲、词牌曲、民歌、原戏曲剧目的曲名,如浪淘沙、万年欢、满庭芳、一枝花、茉莉花、关公过五关等。有的标题来源于乐曲的结构特征。如句句双指乐曲中每一乐句都重复一次,成双出现梅花三弄中的三弄是同一主题反复出现三次等。有的标题以乐曲首句的谱字来定名,如工尺上、四合四等。有的以乐曲的调式来定名,如凡调、工调有的以乐曲的用途或演出形式来定名,如抬花轿、行街、划船锣鼓等。有的乐曲是集几个曲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其标题往往以原在几个曲牌中抽字组合而成。

    另外就是标意性标题,此类标题是根据乐曲内容,由民间艺人、文人学士或音乐家拟定的,因此标题反映了拟名者对乐曲内容的理解。标意性标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它以概括、凝练的文字提示乐曲内容、某种意境、某种情绪氛围或某个事件。欣赏者可凭籍标题的提示,结合乐曲的音乐形象唤起联想来理解乐曲。百鸟朝凤渔舟唱晚夕阳箫鼓二泉映月等等都可以算做这样的类型。

    秦放歌创作的几首民乐协奏曲,不管是琵琶行还是长恨歌,亦或是春江花月夜和这首二胡协奏曲从军行,都可以算是标意性标题。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好处是更容易让观众理解音乐的主题,但也可能束缚住大家的思维包括他自己创作的时候也是如此,都局限在这样的主题中。

    这和无调性的音乐可以充分发挥观众的想象力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不管是秦放歌自己,还是林宝卿她们一众姐妹,都能坦然接受这些优缺点。

    在钱淑媛她们看来,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音乐,即便再怎么优秀的作品,只要别人存心,怎么着都是会被挑出毛病来的。那又何必去在意那么多,只要自己喜欢,也能有观众认可就足够

    而她们对秦放歌创作这些音乐的喜欢程度,甚至更在喜欢他人之上,这也很能明问题。

    而秦放歌创作这首从军行,选择以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作为主题,原因也是很明显的。王昌龄特别善于采用心理描写,表现细腻多变的感情。王昌龄在诗中较早地抒写征夫心灵的一位诗人,他或通过瞬间征夫的心理变化,描写他们跳动的心曲;或通过营中的歌舞声,对征夫的内心痛苦进行抒写或者借助边关的特有的生活场景,写征夫内心的忧愁或者借战争,写守边将士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气概。可以感情的抒发非常细腻、真实。

    这些心理活动,和音乐是相当契合的,也能激发秦放歌很多灵感,毕竟,他不是那时代的人,通过王昌龄这个亲自投笔从戎的边塞诗人的诗歌,来感受个中的氛围场景等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不管怎么,总比他去看电视剧电影要靠谱太多太多。

    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