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异客(第1/3页)  青楼里走出个妖大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天才蒙蒙亮,便已经有一阵阵诵读声从“尚文院”里传了出来。

    作为私塾,面前这个建筑显得有些寒碜,不过就是低矮、灰扑扑的自住土房子,在局促的小院子里摆上几张木制的小桌椅便成了教书的场所,称它为“尚文院”已是过于抬举。一旁有一蓬葡萄架,叶子早已枯干,只剩了根老藤爬在上头,落在地上只是条荒凉的灰影。

    现在虽然时候尚早,但是院子里已经几乎坐满了年龄不等的学生。因为空间有限,课桌椅摆得挤挤挨挨,学生们手肘碰着手肘地坐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在读着书,显得有点儿人满为患了。间或有人转身,便是撞倒了邻桌的笔筒,毛笔摔落一地。那人手忙脚乱地去拾,又是引起一阵小骚乱。

    端坐在前方的夫子从书卷中抬起头来,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不轻不重地咳了咳。

    那小孩暗中吐了吐舌头,忙不迭地把毛笔放入笔筒中,理了理衣裳,正襟危坐地重新读起书来。夫子见状,又低下头去,没有言语。

    “怎么虎子还不来啊?”捡毛笔的井生右手把书卷举了起来,恰好遮住了自己被风刮得有些皲裂的小脸蛋,左手轻轻地推了推旁边的二娃。

    低着头哈喇子都快垂到地上的二娃一激灵,蹭得一下子从座位上蹿了起来,眼睛都还没来得及张开呢,嘴上倒还记得念念有词:“鸣……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呃,草木,赖及万方……”

    周围的学生哄一下都笑开了,旁边的井生也把脸别开,不忍直视二娃咧着嘴以为自己背得不错的傻样。

    “嗯,”夫子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说道:“背得像模像样。”二娃嘴巴咧得更大了。不过那只是前半句,夫子还有半句在后头呢:“只可惜这已经是上一段的内容了。”

    二娃的笑僵在那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正想说些什么辩解一下,夫子漫不经心地扫了他一眼,让他顿时噤若寒蝉。

    “既然不喜欢读书,那就出去数人头吧。”夫子濡了濡手指翻了翻手中的书卷,连语气也是淡淡的,但却自有威严在:“井生你也是,什么时候数够五十个了就什么时候回来。”

    “是。”井生怏怏地应了一声,扯了扯傻站在座位上的二娃,一同往门外走去。

    “罚站就罚站呗,还说什么数人头那么‘好听’。”二娃小声嘀咕,肚子里鼓了点小怨气,但又总不能调头回去跟夫子顶嘴,便只好冲着井生身上撒了:“你说你也是,无缘无故推我干嘛。”

    井生有些怯地站在门口,脸有些红,本就是颇为寡言的一个人,被二娃这一声教训头都快垂到胸膛去了,说话跟蚊蚋似的:“我是担心虎子。”

    二娃高井生一个头,长得也相对壮实,站在井生旁边有点惹眼。其实他也不是有意要责怪井生,但话说出口了又收不回来了,他望着身旁的那人可怜兮兮一副被欺负了的模样心里怪别扭的,只好轻轻地哼了一声:“还是多担心担心我们自己吧。”

    “尚文院”开在遂宁巷里头。遂宁巷地处偏僻,巷子长、深,且老旧,人气儿也稀薄,只有巷口一间老裁缝铺和如今巷尾的“尚文院”首尾呼应,方让这遂宁巷显得不那么荒凉。所以要数够五十个人头,这无疑就是让井生和二娃两人罚站一天的意思。

    于是二娃干脆捡了根细木棍蹲在路边逗蚂蚁,只有井生老老实实地贴着门边的灰墙乖乖地站着,目不转睛地盯着巷口方向看,好不容易才瞧见有个人经过。

    “一。”他在心里记着数。

    “你就别这么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