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第84章(第1/2页)  浮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顾念之在出兵的时候还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一切发生的太快让她来不及反应,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不得不出兵的地步。先是齐国宗室北逃的时候中间不知道被什么人给阻截了,接着大梁已和大周结盟的消息莫名其妙地传到了齐国的都城,等坐在洛阳的顾念之接到消息的时候,住在驿馆里的齐国使臣又被身份不明的人暗杀了。

    等齐国军队袭击两国边境的消息传到洛阳的时候,顾盼之已经在调配军队了。最终由在洛阳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翟向天和闵如海领兵向齐国进军。

    顾盼之何尝不知道这是大周给他们下的套,但事到如今,大梁与齐国之间已无信任可言,左右都是要出手的,既已失了良机,为了避免自己再次陷入被动局面,他只好先下手为强,好在户部早有准备,许朝霆平日也有督促练兵,虽然时间有些紧,但也不算慌忙。顾念之则是被气到失语,杨延律不择手段的作风在过了这么多年之后,不仅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甚至还变本加厉,令人胆颤。

    大梁的军队一开入齐国,齐国的颓势便如摧枯拉朽般无法阻止。接连得胜的战报并没有使得顾念之那颗悬着的心安定下来,相反,她愈发的感到焦虑,他们真正的敌人还在前面,齐国覆灭之时,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交战之时,大周的军队可没齐国的士兵那样不堪一击。

    至正二年春,大周皇帝杨延律率军围攻齐国首都汉川,齐国皇帝段启山自缢而亡,汉川陷落,齐国就此亡国。同月,周使臣奉国书上启梁帝,邀其赴往汉川,共商分齐事宜。

    齐国的战事结束的要比顾念之想象的要快的多,她一时有些搞不清楚到底是杨延律太能干,还是段启山太没用,这好像也不能怪段启山,这位十九岁的帝王在登基三年以后,就被逼到亡国自缢,他这个位置吧,换谁来做都一样,齐国已然病入膏肓,谁都无法抵御杨延律的强兵悍马。

    比起这个更让她大感意外的是杨延律在占领汉川之后竟然没有过河拆桥,就地开战,而是愿意老老实实坐下来和谈。他越是表现的诚恳有礼,顾念之就越觉得古怪诡异。

    不管怎么说,既然对方说了要和谈,那大梁肯定是要派人去的,那不然像个什么样子,国家脸面,还是要讲究的,更何况杨延律就坐在汉川里,你不去,搞的好像你怕了他似的,虽然也确实是有些怕的。但是派谁去这个问题又有很多的讲究,总不能真的按他的意思让李焱这个青瓜蛋子就这么出了洛阳城,到汉川去和杨延律这个老狐狸谈判,这跟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再说了,他还没有亲政,这些年大梁的大事小事都是由顾念之和顾盼之一手操办的,他懂个屁,去到那儿也是两眼一摸黑。

    这个问题杨延律也是心知肚明的,大梁的实际决策人是顾家姐弟,而且顾念之是不可能放小皇帝出洛阳的,可能她舐犊情深吧,最主要的是她担待不起,再说了这小皇帝又不管事,来了也未必顶什么用,他也就是这么一说,总不能明着讲让太后或者顾盼之来和他谈吧,这可就不是邀请了,而是对大梁皇权□□裸的挑衅。

    按理来讲,那就应该派顾盼之去汉川,但那汉川里坐着的是大周的皇帝,邀请的是大梁的皇帝,大梁皇帝不去也就算了,你就派个平章政事去,是不是分量有点不太够。。。。。。

    其实如果是顾盼之加上李邝,估计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李邝现在在北燕忙着抗击匈奴呢,硬把他召回来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就令人为难,最让顾念之感到难办的是她总是觉得杨延律没这么好心,这趟下来估计是场鸿门宴,凶多吉少,那她就更不能让顾盼之去了。她自己去这件事情虽然说有点难度,但也不是说完全办不到,于礼不合又怎么样,兹事体大,事从权宜,小皇帝不顶什么用,宣德王在北燕,这大梁朝廷的一大摊子事还指望这顾盼之鞠躬尽瘁,你不让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