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大战鄂嫩河(第1/12页)  铁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月8日,赤塔,俄远东军司令部。

    俄罗斯帝国远东武装力量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上将,一位被前财政大臣、现任大臣会议主席维特斥为“荒谬而无能”的帝国重臣,正板着一张臭脸,向坐在长桌左右的几位将军咆哮着。

    “第二集团军决不能从奥洛维扬纳亚后退一步没有那个桥头堡,我们就无法顺利地展开冬季攻势比利杰尔林格中将,我究竟要重复几次才能让你明白,坚守奥洛维扬纳亚,坚守,为了沙皇陛下,决不允许后退”

    第二集团军司令比利杰尔林格中将,一个额前堆满褶皱、肚皮圆滚、须发斑白的男子,低声辩解道:“可是司令官,奥洛维扬纳亚已经处在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失守,我们又无法从其他战线调来增援部队,与其被敌人攻陷,不如主动放弃,还可以减少损失。况且不久以后鄂嫩河就会封冻,奥洛维扬纳亚作为桥头堡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库罗帕特金敲着桌子摇头道:“我们不能等到鄂嫩河封冻再发起进攻,第五集团军已经集结完毕,我们在鄂嫩河以西以北已经拥有五十万大军,增援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赶到,现在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敌人的禁卫军刚刚以惨重代价攻取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需要时间休整,敌人的后备部队应该受到大雪的影响,还来不及赶到鄂嫩河前线,我的情报参谋们估计,鄂嫩河一线的敌人现在至多只有三十万人。这就是时机了,趁着我军力量占优势的时候,摧毁当面之敌,一口气攻进敌人的国土之内,横扫整个满洲,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进而歼灭正在进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敌军,届时如果形势需要的话,我们还将进军中国的京城,抓住那个鞑靼皇帝俄国人往往以为满洲人就是鞑靼人”

    对于库罗帕特金这种老生常谈的梦呓,将军们都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打算跳出来捧场。

    然而,库罗帕特金也并非完全在做梦,到11月6日为止,他麾下已经集结有四个集团军,共10个军,辖22个步兵师和9个骑兵师,若干集团军和军直属部队,野战部队总兵力按编制达到五十四万六千人,实有兵力约五十万人。

    而华军九月三十日组建的第一集团军共有3个常备步兵师、4个预备步兵师、3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旅,总兵力二十八万七千人。

    华军第一集团军于10月12日发起十月攻势,一周内将当时总兵力为三十六万人的远东集团军群连续击退80公里,歼敌四万八千余人,但随后俄军投入了刚从俄国欧洲部分调来的新锐师团,华军因后援无继,被迫暂停攻势,双方在鄂嫩河一线对峙,战线从俄蒙边境的哈普切兰加向东北至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绵延近四百公里。

    由于华军的保密工作非常严密,俄国情报员往往只能探听到一些无足轻重或极度模糊的情报,库罗帕特金的情报参谋官就是依据这些极不可靠的情报推测出华军在各条战线上的兵力分布的。

    根据11月6日远东军参谋长索鲍列夫少将的报告,华军在鄂嫩河一线的第一集团军拥有8个步兵师、4个骑兵旅和2个炮兵旅,总共三十万人。另外,华军禁卫军主力十万余人正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休整,少数侦察部队在斯塔诺夫山外兴安岭到阿穆尔河黑龙江之间运动。华军第二军的十万人仍在进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要塞,要塞守备部队司令官伊瓦洛夫中将声称可以坚守半年。华军第三军和日本、朝鲜的仆从部队约三十万人正在围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要塞,要塞守备部队司令官斯特塞尔中将更是声称可以坚守一年以上。

    华军的战略预备队大约有六个师,二十万人左右。蒙古军团方面军拥有4个骑兵旅和4个骑马步兵旅,约六万人。以上共一百零六万人,是为中国及其仆从国可投入对俄作战的正常兵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