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中意(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明中秋那日两人还相谈尽欢,但自打他一次次送东西过去后,李落的态度便不一样了。

    送她布料,说平日作画、劳作穿不得这样精细;送她胭脂水粉,说从来不搽这些;送她发钗,干脆将她吓得脸色都变了,说什么作画的酬银已然足够、不敢再受。

    见鬼的酬银!

    程时不信李落当真不明白。

    之后他再上门去,拂冬便客客气气拦着他说李落出门去了,连作好的画也是让拂冬直接送到京畿卫衙门司口托人转交的。

    程时垂目看着眼前大漠图,伫立良久未动。

    翌日他带着画去衙门,却见杨翰手中拿着一张压纹烫边的单子,正与一位内侍坐在衙司堂上说话。

    那内侍白净秀气,正襟危坐在高背椅上,翘着几根纤细的手指正端茶撇着浮叶。

    程时记得他是御马监掌印太监薛荣的干儿子薛福。

    杨翰指着单子笑问了薛福一句,薛福只斜斜抬了抬眼,“嗯”了一声。

    一转头,却见程时一身绯红虎豹服、脚踏皂色官靴大步飒飒走了进来。

    薛福手一抖,忙将手中茶碗放下,笑着起身迎上去,道:

    “程大人。”

    程时站住脚,冲他点点头:

    “福公公。”

    说着大步走到案堂后,将画轴往桌上一放,一撩袍摆在太师椅上坐下。

    他抬眼,见薛福与杨翰仍站在那儿看着他,便抬手朝薛福一请:

    “请。”

    薛福这才笑着坐下,慢条斯理道:

    “程大人,上回您让人来问出巡仪仗物件,咱家今日过来,便是将祭天时的单子送来请您过目,看可有什么漏下的不曾?”

    程时接过杨翰递来的单子瞥了眼,见上头列明了一应仪幡、巾靴及军器类目与数量,便问道:

    “敢问公公,这些物件何时能送到大营去?”

    “三日后送去京郊大营,届时您可派人前往清点……”

    “三日后?”程时打断他,皱眉道,“钦天监选的吉日是八月三十,三日后已是廿九。”

    薛福闻言忙赔笑道:

    “如今各处都先紧着司设监与御用监的仪仗物件,兵仗局倒是能先将军器送来……要不,咱家再去问问,瞧着余下那些能不能赶在两日内送来?”

    程时点头:

    “有劳公公。”

    薛福便又笑着与程时客套寒暄几句,由杨翰陪着送走了。

    杨翰回来,见程时面色沉沉靠在椅上不知在想什么。

    “头儿,薛福说下午便让兵仗局将军器送去大营,届时我带着人去点了,有少漏的立时便报上去。”

    程时点头,就见杨翰又道:

    “方才塞了十两银子与他,说是那些物件这两日也让人送来。”他一顿,“这些东西就那个德行,几两银子打发的事儿,您何须甩他们脸色看呢?”

    程时眉头一皱:

    “我甩脸色了么?”

    杨翰一愣,望着程时无语——从头到尾黑着脸,还不算甩脸色?

    程时却懒得再理他,将单子拿起来又看了遍。

    光是京畿卫西所营一千兵卫,便需重新配一套新的军器袍甲与军靴,而此次除了京畿卫东西两所外,还有直隶卫军三千人。

    更莫论此次祭天共计随行文武百官三百余人、卤簿仪仗二百余人、随行内侍宫女及一干车马伙夫等等五百余人,总计不下六千人。

    再加上神台修葺、京城至泰安的官道整修、沿途迁民护卫、一路食宿行宫搭建……莫怪户部整日叫穷。

    程时冷笑,这一趟所费只怕够北边五大军镇一整年的军饷开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