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迎亲(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年冬天,京城的雪来得格外晚。

    当第一场雪落下时,程曦正窝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吃着青岫剥出来的橙子。

    王氏屋子的暖阁窗户微微敞开一道缝隙,好让新鲜的空气透些进来。程曦就靠在大迎枕上,看着窗外纷纷落下的雪花。

    外头屋子里,王氏正与项善家的说着铺子上的事。

    “……乔缍的铺子今年倒是红火,比京中几家利润都好,只是佟掌柜到底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多少年,您瞧是不是提早做些准备?。”

    项善家的一面将桌上成堆成摞的账册收起来,一面说道。

    王氏有些心不在焉,闻言点点头:

    “嗯,可有合适的人?”

    项善家的便提了几个人,京中粮油铺子的廖掌柜也在其中。

    王氏不甚在意,让项善家的自去安排。

    她如今更担心程昭迎亲的队伍会不会被大雪耽搁了行程。

    屋外廊下有小丫鬟轻唤“芩姑娘”。

    程曦一愣,朝外望去。

    厚重的棉帘子被撩起,一个身形瘦削的女子走了进来。

    程曦瞪大眼瞧着,见那女子虽说是姑娘,瞧着却年近三十。面颊瘦削,肤色有些黄,五官倒是平和端正——自己从未见过此人。

    看她一身穿戴同青岫无异,应是一等丫鬟的份例。

    芩姑娘手中拎着一个布包,规规矩矩地上前给王氏行礼,将布包呈上:

    “太太,这是奴婢闲暇时给您和小姐做的针线,不是什么精细的物件,只权当一份心意。”

    项善家的接过布包打开,里头是一对护膝、一条额帕、两双绣鞋。

    程曦远远地看了眼,觉得颇为精致,并不比府上绣娘的活计要差。

    王氏也看了眼包袱里的绣品,笑道:

    “你的手艺自然是好的。”她顿了顿,盯着那芩姑娘的脸瞧了一会,“我瞧着你气色不大好,可是路上太过辛劳?”

    芩姑娘闻言面上立时便露出惶恐,忙道:

    “奴婢身粗命陋,哪有什么辛劳之说。”

    王氏听了,便垂下眼淡淡笑道:

    “行了,平日里大爷亏了你照料,既已回府,那就多将养几日,不必天天来我这请安。”

    程曦闻言瞪大眼,转头看向青岫。

    青岫躲开她的目光尴尬地垂下头剥橙子。

    程曦回过头,见那芩姑娘站在原处,讷讷动了动嘴唇,到底什么也没说,行了礼无声退下。

    项善家的便哼了一声,惹得王氏笑道:

    “行了,你去将铺子上的人事排一排,回头拟个单子与我。”

    项善家的往程曦方向看了一眼,到底什么也没说,应下离开了。

    程曦一转头就让念心去打听。

    念心不出半日便回来,将打听到的原原本本的说与程曦:

    “……名叫黄芩,原是太太屋里的大丫鬟,一直都没嫁人,伺候了十几年。大爷去徽州上任后,太太便让她随大爷赴任,照料大爷的一应起居,是个通房狐媚子。”念心说到这,满脸困惑地问程曦,“小姐,什么是通房狐媚子?”

    程曦一口水喷了出来。

    她瞪着念心,半晌无语。

    那芩姑娘果然是父亲的通房,还是母亲身边派去的。

    她皱着眉……自己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只记得年少时父亲常年在外为官,待自己十一岁时,父亲调任四川巡抚,母亲便也随着父亲赴任。

    原本母亲是要带上自己一道去的,只是她贪恋京中奢华,哪里肯去四川?

    最后王氏敌不过她哭闹,让她留在了京中。

    程曦回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