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失意的皇帝陛下(第1/3页)  铁衣如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程家固然是一门忠义,”羊侃点了点头,感慨道:“但汉家享国之久,延祀之长,也都是历朝历代所不能及的。汉高、文景,可上马取天下,亦可下马治天下;孝武、光武,能垂拱安四海,也能扬鞭驱胡寇,思之念之,令人神往啊。”

    “是啊,人常言,历代皆以弱败,唯汉以强亡。”宣城王叹道:“五胡时,羯奴石勒曾自诩说:‘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足可见大汉煌煌之威,虽夷狄奴隶都悦然拜服。而今献帝子孙犹在,”说到这,萧大器目光灼灼地盯着羊侃,沉声道:“羊侍中可有辅佐再造之意乎?!”

    “宣城王多心了,”羊侃看了看萧大器,纵声长笑道:“汉祚改移已三百余年,人心向汉者多已绝矣。自魏晋至大梁,历朝历代无不应天而顺人,而今天下纷乱,人心思治,唯除暴安民者方能混一九州。宣城王胸怀大志,腹蕴良谋,聪明睿哲,雅然有量,与皇帝陛下及太子一脉相承,更与江南巴蜀之士人百姓一体同休,老夫虽老迈昏庸,也不至于行此舍近而求远之愚事。况且”羊侃接着说道:“依老朽所见,王虚的预言者中说‘得汉者嗣’,这个‘得’字八成乃驱遣之意,而非取代之兆。”

    “老侍中说得对,不管是梁是汉,能除天下之大害者,才能得天下之大利。”萧大器长吁了一口气,沉声道:“枭雄之属,人主可用之则为能臣,不能用之则为祸患。而今天下有分割之苦,江南有衰微之相,我萧大器既身列皇秩,造福苍生便是责无旁贷。不管程越是刘氏之子也好,应劫之人也罢,只要他才能堪用,本王必亲而任之,信而用之,不使其有英雄草莽之憾。”说着,他朝羊侃一拱手,诚恳地说道:“侍中老成谋国,可愿与本王并力以报国乎?”

    羊侃扬鞭大笑道:“老朽敢不尽心竭力,抵死相报!”

    溧阳县主正慢悠悠地走在两人的前面,忽闻身后羊侃大笑,忙回马来到萧大器身边,忽闪着眼睛看着羊侃,好奇地问道:“老侍中,你与大器哥哥在谈些什么呀,怎么说得那么高兴?”

    “不过是信口胡说而已,”萧大器宠溺地拍了拍溧阳县主的脑袋,柔声道:“妙容,这次彭城之战恐怕极为凶险,你听大器哥哥的,临战时就留在武州,不要过寒山去,可好?”

    “那可不行,”溧阳县主撅着嘴说道:“听说北方的马比江南的好,我可答应了皇爷爷要亲自帮他捉一匹放到宫里去养呢。”说着,她撒娇地抓住萧大器的衣袖,一边摇晃一边娇声道:“大器哥哥,你就让我去嘛,好不好?”

    “好吧好吧,”萧大器被她一摇,顿时失去了方才的立场,只得无可奈何地叮嘱道:“你要去也可以,但你一定要答应我,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尤其不可脱离羊侍中的军队而单独行事!”

    “知道啦,大器哥哥真好。”溧阳县主咯咯笑着,探头在萧大器耳边轻声道:“改天我一定在阿夏姊姊面前给你多说些好话。”

    “你呀!”萧大器面色微红,伸手轻轻戳了戳溧阳郡主覆着白纱的光洁额头,眼前却浮现出一个俏皮可人的如花笑靥来,他微微摇了摇头,压下心中的绮念,双腿一夹马腹,当先往前走去:“前军已安下了营帐,我们快点过去吧。”

    当程越一行人迎着初秋的阳光急匆匆赶赴武州时,邺城东面的皇家庄园却迎来了一个仪表瑰丽的年轻男子,此人一身劲装,背弓负箭,俨然是一副外出狩猎时的打扮,只是一张高鼻深目的脸上写满了郁郁之色,与这茂盛葱茏的园林和明媚热烈的阳光格格不入。在他身后,十余骑具装精骑不远不近地紧紧跟随,看架势不像是宿卫扈从之士,倒像是警戒监视之人。

    “陛下今日又出来打猎了?”守卫园林的官吏仰着张枯瘦的老脸,微微翻着白眼朝年轻男子不客气地说道:“高将军近日正为侯景和河南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