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孔洙(第1/3页)  宋未蚁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餐过后,施明就过来了。陈远将营中情况大略地介绍了一下,就将施明交给了不知从哪冒出的王夫子。

    恰在此时,陈家那边的用以招兵的银钱也送到了,施明立即就走马上任,与王夫子一起去接收银钱去了。

    上午新兵队继读队列训练,老队员停了操练,分成4组,按安排到各处去招募新人。

    “都记好了,尽量招家中少牵累,吃得了苦的。能爬山越岭的猎户、药师优先。眼晴都放亮点,别给老子招些怕死的废物来。”临出门,陈雄不放心,又向那些老队长交待道。

    “队长你就和大人放心吧。保证招些能跑能打的来。”有队长笑道。他们早从陈雄处得到消息,这保安团扩大,自己就能弄个一官半职了,想想都让人兴奋。保安团待遇没说的,一日三餐,天天见肉,还有钱发,这出去还不是手到擒来。

    “遇到那些进过学的也要请来,也好给你们当先生,教你们读些书,认些字。以后不能象现在一样,一个个都是睁眼瞎。”陈远笑着补充道。

    “那太好了,谢谢大人啦。我们一定招些识字的先生来。”一众队员十分欣喜。

    当初前来当团丁,以为只是做狗腿子、打手的,但几个月的怪异生话,却着实让他们也见识不少,以后还能读书写字,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嗯,你们去吧。”陈远笑着点点头。

    几组人答应一声,出门去了。

    “大人,你准备去哪?”陈雄凑上前来,问道。

    “这里就交给你们了。等会我在街上看看,就准备去永坪。可能会在那边多呆些时间,你万事心,加紧训练,也得时刻注意府城那边,别被人连锅端了。”陈远吩咐道。

    外面风云变幻,先前已有传言过来,州里老爷前去向蒙古人请降了,保不准对声称要勤王打鞑子的保安团有所动作。这些州里的老爷们,在蒙古人面前就是层懦弱得如同牛羊,对治下之民,却是凶悍地猛如狮虎。

    “大人放心,府城那边咱们有人,有什么消息都会传过来的。我这几天,也另外派些人到那边盯着。”陈雄点头道。

    “嗯,但收到什么消息,急速派人告知我。”陈远叮嘱道。

    果不出陈远所料,在五六十里的外信州城,真还有不少人惦记着河囗镇的巡检吏。

    州府的后院,群花竞艳,一身儒服的孔洙在花间轻踱着步,却无心观觉满院的春色。

    孔洙是孔子的五十三代孙,是孔氏南宗的当代家主,承袭着衍圣公的封号,现任信州通判,权领信州军政诸事。朝廷近年来忙忙乱乱地,一直也没有委任知州,诸事都由孙洙代理着。

    自靖康之变,孔子四十七代孙,衍圣公孔端友带领一些族人随高宗赵构南渡后,南渡的孔氏族人不再北返曲阜,而是在衢州建立家庙,繁衍生息,传至孔洙已是六代。

    而远在山东的曲阜,自然也有着一位被加封的衍圣公,自此,孔门分为南北两宗。

    元兵南下,对大宋朝廷是生死存亡之刻,对追随宋室百余年的南宗来说,何尝不是生死存亡之时!这世间只有一位孔夫子,自然只能有一位衍圣公,南宗续亡绝续,族人的生死也由不得孙洙忧心重重。

    “老爷,老爷,衡德公来了。”一位老仆走了过来,道。

    “嗯。让人安排他在偏厅奉茶吧。”孙洙有些无奈道。

    这位衡德公,是自已的叔辈,是前些天特意从衢州赶过来的,为得自然也是南宗前途之事。外面争先恐后地投降蒙元,可自已作为圣人的大宗后裔,总得顾些脸面,也得给老祖宗留些脸面吧。

    “演老爷正陪着在后面看茶。”老仆道。

    孔演是孙洙的族弟,带着另一个族弟孙津,跟着孔洙在任,也在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