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孔洙(第2/3页)  宋未蚁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州等地开馆、教书授徒,也是江东士林有些名气的儒者。

    “老爷,老奴有名话,不知该不该讲?”老仆惴惴道。

    “行叔,你在我孔家多年,是家中老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老爷,依老奴看,这朝廷无论如何是坚持不下去了。这也是天命。圣人讲求顺天应命,说得就是如今的情况吧。这次衡德公前来,想必也是这个意思。老爷不为自已考虑,也当为孔门的传承考虑。”老仆轻声道。

    “唉,行叔,正因为传承,我才左右为难啊。”孙洙叹道。

    “衡德公曾对老仆说,北边有意在天下太平后,重论圣门传承,这是关系我们衢州孔门承受圣人之裔的大事。大人是孔门大宗之后,无论世道无何,都应袭任衍圣公。”老仆道。

    “衍圣公什么的,我倒不太过介意。当初瑞友公南下,金人又立端友公侄子为衍圣公,北边南边同是圣人后裔,岂能多起争执。这圣裔的尊严还是要维护的。也正是因此,我如今是如履薄冰啊。”

    “老爷的难处,老奴也体会到一些。现在州府之中,人心各异,老爷何不挂冠自去,任那些人折腾去?”

    “吾受皇命,若然自去,是食君之禄,不能忠君之事也。若然如此,与那些屈膝投降之辈又有何区别?必为后人所嘲笑。老夫这张老脸倒没什么,这圣人之脸,丢不得。此事决不可行。”孙洙断然拒绝道。

    老仆也有些暗然。想了想又道:“若老爷心意已定,还须有些防备为好。老夫前些日听说,州中已有些人前往饶州等地联系归降蒙元事宜,恐不利于老爷。”

    “大厦将顷,人人心思各异也是自然。且由他们去罢。”孙洙苦笑了一声,道:“好在,信州之事,若不出意外,不久后老夫也可卸下重担了。”

    “哦,老爷,你是说朝廷将委派官员前来。”老仆喜道。这下好了,烫手的芋头能放到别人手中去了。

    “嗯,去年底,江东提刑谢枋得因于吕师夔有旧,上书保举吕师夔,并言可劝吕文焕归宋。朝廷委之为沿江察访使,令其去江州见吕文焕。可惜吕文焕已北上去见元主,故未能得见。如今朝廷更任其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兼知信州。不久,当到任矣。”孙洙道。

    “老爷,这是好事啊。”老仆笑道。

    “行叔,万事无碍于心,岂可喜形于色。国事如此,孔某忧心如焚。孔某即食君之禄,自当尽君之事。在任一天,也自当尽一天之责。”孙洙肃然道。

    老仆收起笑容,躬身请罪道:“是老奴失礼了。请老爷责罚。”

    “行叔心怀孔家,忠心耽耽,又何罪之有。”孙洙摇摇头道,“行叔,你等会去通知林签判,让他将诸曹官员、厢军的刘统军一并叫来。就说我有事欲与众人相商。”

    “是。”老仆答应一声,忙通知去了。

    孔洙在后沉院吟良久,始出后院向衙署正厅而去。

    由于孔洙是以通判权军州事,所以州衙正厅之中一时济济一堂。诸散官、诸曹官吏、都监、巡检及厢军统领兼团练使的刘统军都聚到这里。

    现在可谓非常之时,州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由不得诸官吏不打起精神,十二分的留神。

    孔洙在门外咳了一声,跨进门去。诸官吏起身迎。

    “大人,今日召唤吾等,可是有朝廷之消息?”武夫就是武夫,刘统军刘武不等孔洙坐稳,就急吼吼地问道。

    在平日里,少不得有人喝斥他了,今日,人人却无人出声,只把两眼盯着通判大人。

    “嗯。”孔洙静了静神,道:“朝廷倒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那大人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所为何事。”刘武拱手道。

    “刘提辖暂且安坐。今日召集各位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