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官军派系(第1/2页)  大明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行人进入中军大帐,席铭落座,赵泉等人在一旁侍立。

    王朴将京师京营的主要将官作了介绍,那个高瘦太监便是皇帝亲随内侍,担任随军监军的杨进朝。王朴手下有两员副将,分别是骆辉和张嵩。骆辉身材健壮,言语豪爽,一看就是沙场武将出身,而张嵩却言辞儒雅,颇有儒将之风。其余便是若干参将,以席铭目前的官阶,在京师京营中位居前六。

    不过席铭注意到,王朴身后站立一人,此人身形矮,未作武将装束,一直含笑而立。刚才介绍武将时,王朴并未介绍此人。席铭心道,此人应是参政幕僚之类的人物。大明历代高官身边都有随侍智囊,较出名的便是胡宗宪的高级参谋徐谓,这些幕僚一般为不弟才子,在高官身边辅佐政务或赞襄军务,席铭也未多在意。

    寒暄片刻后,王朴开始布置军务:“席将军,京师京营目前有三万人马。根据朝廷谕令,将拨调五千人马由你统领。”

    席铭心道:三万人编制,自己统领五千,算是不错的分配,便道:“多谢总兵大人,在下以前尚无带领众多人马之经历,还望监军、总兵大人以及各位同僚多多提点。”

    席铭牢记临来时吴三桂的嘱托,一心想把军中关系理顺,以全力剿匪。

    王朴捋须微笑:“席将军年少武勇,又蒙皇帝厚爱,我等已老朽,这建功立业之事,还得靠少年英杰啊。”席铭心中一动,金殿面君之事这么快就传到前线,这位京营总兵的消息真是灵通啊。

    却听骆辉插话:“对于少年将军,尤其是辽东地面的,老骆一向佩服。年纪轻轻便升任高官,不像老骆混了二十余年,才捞个副将当当。”

    他身边一个叫吴平的参将附和道:“骆将军,你也无需眼热,辽系人马对阵的可是虎狼之师,立下多少大功,不是你我能望其相背的。”

    席铭暗想:关外军队对阵后金,负多胜少,这两人是在出言嘲讽?似乎京师京营的将军对辽系人马并不友善啊。

    他可不知,目下在中原围剿匪军的部队中,大致分为辽系、陕系、京系部队以及其它杂牌部队。

    陕系兵马最强,三边总督洪承畴统领的兵马,在剿灭流贼的战役中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时称“洪兵”,麾下还包括甘肃总兵杨嘉谟、固原总兵杨麟、延绥总兵王承恩、宁夏总兵贺虎臣等一系列强将。

    辽系人马最横,其中的代表当然是曹文诏与左良玉。此二人来自宁远前线,一则看不上关内部队,二来性格都很孤傲。因此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受他人节制,更不要提配合友军作战了。

    曹文诏手下有一千关宁铁骑,这支部队配备精良、训练素质极高,对付国内民军可谓虎入羊群、所向披靡。在剿灭陕西、山西流贼的战役中立功最大。由于他常年带兵打仗,为人又不像吴三桂等那么活络,因此总搞不好与同僚的关系。在陕西时,虽功勋卓著,但洪承畴大都隐瞒不报。由于洪承畴是目前最红的皇帝宠臣,曹文诏也未多生事,可对于其它总兵或地方长官,他从不买账。由此也为他之后遭遇埋下隐患。

    由于最近后金正与察哈尔部开战,崇祯皇帝察觉皇太极征服察哈尔部后,有劫掠大同宣府的动向,便派曹文诏调任大同总兵,以防不测,因此他目前并不在河南剿匪。

    至于左良玉,虽然手下没有关宁铁骑,但在昌平招募了一队新兵,并以辽东训练方法加以操练。虽然初始几战惨败,但其后逐渐站稳脚跟,打了几场漂亮仗,成为河南剿匪的主力军。

    京系人马最少,但其中将官大多背景深厚,由于地处京畿,部队配备比较精良。

    由于辽系人马自恃实力强劲,对其它派系军队经常不理不睬。甚至连京营部队都不买账,这些天子脚下的武将哪咽的下这口气,因而对辽系人马极为反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