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考题很熟(第1/2页)  绘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杂流接地气,杂流是草根,杂流也能逆袭。

    王希孟安慰自己,虽然有个谁也比不了的天下第一的便宜皇帝老爹,但是这个能说不?只要稍有点智商也不会到处讲,好吧,就填杂流。

    四月二日是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安排在四月三日,四月一二日,四月十五日,因为考试的人多,画学的地方有限,只能分为三场考试。

    考试的科目是经义和画艺两科,分在不同的地方考,这两科就相当于前世的文化课和专业课考试。

    不像前世那么复杂,这时的画艺考试不考写生,只考创作,由出题组出个题,这个题目有可能是皇帝赵佶出的,题目也不难,就是以古代的一些诗词为题,按照诗词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构思,考画以不仿前人,所画人、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及笔韵高简为工,谁的技法高超,有生活气息,意境超然,谁就可以胜出。

    很快来到考试的时间,王希孟安排的是四月十五日这一场,有点小激动,跟前世的美院考试还是有区别,前世央美的专业考试要考写生和创作,这里只要考创作就行,王希孟坐在考场,每间考场只有三十人,就是画学的课室,每个位置还被木板隔离起来,王希孟领到题目,一看这考题,真的是好熟悉哦!内心又是一阵小激动,他深深呼吸了一下,打量了隔壁几个男生,一个个都在抓耳挠腮,头上冒汗。

    这场考试出的题目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王希孟一见到题就已经有信心,对这样的考题是熟记在心,那肯定比其他考生有优势。

    一副画的构思已经出现在脑海中,一片芦苇荡,前面有小舟,小舟里躺着一个船家,因为没有人来坐船,所以很闲适地躺在小舟里,架着腿,手中拿着一杆笛子,放在嘴边轻轻的吹,在芦苇荡上面,几只野鸭惊飞而起,飞向远方。

    构思好了,王希孟开始动笔,一个月的自我训练,他心眼手的协调能力已经很强,当然指的是十岁孩童的水平,但是跟十五六岁的少年一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因为十五六岁的孩子思维已经接近成年人,掌握的画技要更高超一些。

    王希孟的笔法还是有点问题的,比如勾不出自己喜欢要的线条,明明要细劲一些的,他控制不好力度,线条就勾粗了,就像画五官的线条,他画得还不够精细,还有拿着笛子得双手,那些动作得处理还不够成熟。还有在表现那种苍苍莽莽的天空和芦苇荡,使用的颜色细腻的层次感还不够。

    不过,他画出来的画胜在意境不错,如果没问题的话,他的作品至少在前二十名以内。

    王希孟第一个交卷,监考的学录先是鄙视地瞧了他一眼,以为这么小的孩童就是有关系,画的画应该不咋地,可是出乎他的意料,这孩子的画意境相当的好,如果给个品级的话,至少是不可多得的妙品。

    绘画作品按水平技巧来分可以分为五个档次,庸品,就是平平常常的作品;能品,有一定技巧的作品;妙品,很不错的作品,有一定的意境;神品,堪称完美的佳作;逸品,世上极少的作品,以气韵取胜,圣品,只有圣人才能创造。

    十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画出这样具有意境的作品,虽然技法还有点拙劣,但假以时日,这孩子的画技会有个高速的飞跃,要不是监考,他真想马上去找画学博士米先生,他发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画学奇才。

    监考老师的受惊值20。

    米芾在巡视考场,对于今年的画学考试,学生的素质比往年要好,其中有不少的好苗子,他走到王希孟的考室,正好遇到出来的王希孟。

    对这样来瞎混的孩子,米芾一向视之为朽木不可雕也,虽然模样还很不错,但画得这么快,能画出什么好作品,小朋友,你连拿毛笔都拿不稳吧。

    监考的学录看到了米博士,兴冲冲地拿着王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