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报名(第1/2页)  绘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凭借一把木剑,就已经将几个泼皮打倒,要是青锋剑,或是宝剑,威力岂非更大,王希孟对剑圣的剑术更是崇敬,那就是他的一个标杆,他也愿意此生能达到如此成就,如果身体经络允许的话。

    画道,书道,剑道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其理相同,王希孟了解了这个关节,凭着他的悟性,可以在很多领域做出非凡的成就。

    第一步先从画道开始,画画,需要天赋,所谓天赋,就是比平常人观察力敏锐一些,对形象的表现比一帮人要准确一些,手法灵活。

    王希孟在画学报名前的这段时间,就是观察,看这天,这地,这人,这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王希孟将附近的地方跑了一个遍,头脑中有汴梁的地图,虽然与实际有点出入,但大的布局还是对的,外城的城墙大概有五十多里,里程二十多里,皇宫大内的位置,内城的大小,汴河穿过外城再穿过内城,金水河蜿蜒而出。

    蔡河环绕着国子监,国子监占的面积可真大,太学生共有三千多人,这些学生大多是由朝廷拨款培养,包吃包住,还有额外的补贴。

    我来报名了,怎么这么多人,都是来报名的?

    王希孟看到这种场景很有感触,不就像考九大美院的场景,人山人海,学生们背着画具,提着颜料盒,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各省的考点,有的省还没有考点,要飞到外省去考,这一路的奔波不说,很有可能是给人家当炮灰。

    因为美院每年就招几百个人,每个专业有的只有十几个,比如国画山水专业全国就只招十五个,那真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本事大的就要将别人挤下去,自己才有机会。

    现在的国子监等同于国家最高学府,画学就相当于大宋的皇家美术学院,考上以后不要学费,不要生活费,包吃包住,还有补贴。

    这就吸引了大量的平民工匠子弟来考试,梦想鲤鱼跳龙门,改变自己的地位。大宋朝廷也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吸纳培养更多的画学人才,为大宋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大宋的画家地位高,他们的工资叫俸值,其他工种叫食钱,画家的地位明显要比其他技术工种高,什么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学统统排在后面,皇帝召见的时候,画家是站在队伍的最前面,那叫一个荣耀啊,还可以着绯紫衣配金鱼袋,这个待遇很高,一般只有七品以上的京官才有这个资格。

    今年的画学招生名额为六十人,分为两斋,也就是两个班,按出身来分,一个斋是士流,出身读书人士大夫阶层,要读大经,要学习画艺,另一个就是杂流,出自平民工匠家庭。

    两个斋各三十人,说明朝廷对两个群体是同等看待,其实还是有很多差距,比如士流就得到好的老师教导,能经常观摩一些名家字画,而杂流就享受不到这些,只有那些优异者,脱颖而出后从外舍进入内舍,再进入上舍,受到皇帝的宠信,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一直受士流的压制。

    出身好,画技高,能力强,士流当然看不起杂流,不仅士流瞧不起杂流,就是那些学正学录也不拿正眼瞧这些杂流学生,你们啊!好歹是朝廷开恩,赏你们一碗饭吃,还想当画家,做待诏,真是做梦,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你杂流的命,一辈子做工匠的命。

    王希孟稍微看了一下,来报名的学生至少有三千,他在长长的队伍中,等着去报名,他的个子最小,年纪也最小,在那群高个子中,他是最突出的,他心中感慨,“古代和前世在考试方面是一样的,逢进必考,还是考生那么多。”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王希孟后面一个童生问道。

    王希孟回头一看,是个黑瘦的高个子,看那两手的茧子,就知道来自于工匠家庭,王希孟回答,“我叫王希孟,今年十岁,兄台你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