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教训老宁家的宝贝长孙(第1/2页)  锦绣钱程198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安家是在临村住,和宁家村中间隔着一条河。

    乡上的村庄有讲究,隔着一条河就算是两个地界了,宁家村是宁家村,安家沟是安家沟。

    在宁家村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宁锦绣的几记猛料,一句也没有传到安家沟里头来。

    进了家门,安昌河让媳妇到厨下蒸了几个红薯端上来。宁锦绣娘两个是真饿到时间了,也不推辞,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了饭,娘两个一起去收拾房子。

    安家老两口的房子在安昌河家房子后头,是单独地隔开一个小院,院子有些旧,就是两间低矮的砖瓦房,空了这么多年,房顶也有些漏了,窗户门也是四处漏风。安昌河一进门就张罗着找旧雨毡盖房顶,拿着木条修补门缝。宁锦绣和许春琴就一起到外头拣废纸头回来糊墙。

    她们俩前脚走,后脚安昌河的媳妇宋月莲就跟他闹起来了。

    “安昌河啊安昌河,你现在真是一天比一天长能耐了啊?你说你整天游手好闲的啥活儿不干,全靠着我一个人在地里头挣工分养活这一家人。

    你倒好,一出门就拣了两个穷亲戚回来,往后这一家的吃喝靠谁供啊?告诉你,那两个女人你从哪儿拣来的给我送哪儿去,我可养不起这样的祖奶奶!”

    安昌河吼她:“宋月莲,你说话可别那么难听啊。人家咋就叫你养了,这不就是进门吃了你两个红薯吗?

    要不是今天我那外甥女出手相助,这会儿你男人早就让生产队的人给绑起来押到麦场上去批斗了,还能回来听你说话?

    俗话说得好,知恩得图报,且不说春琴大姐以往跟咱爹妈的那点交情,只说今天我外甥女救我这一回,你就得领她们的情。

    现在她们娘两个走投无路,在咱们家住一阵子又怎么了?人家也没说往后要搁咱们家这一口锅里头吃饭,你就吓成这样了?瞅你那点出息吧!”

    听说这两个女人不打算在自己家里吃饭,宋月莲总算是放下心来了,可还是反复交待。

    “安昌河,你可自己心里存点数,咱们家本来就不宽裕,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咱们家小伟还正是长身体的时侯呢,也千万不能亏着了。留着那两个女人在这里住可以,吃饭可不成!咱家是真没那么多粮食给她们。”

    对于安昌河两口子的这场争执,宁锦绣虽然没看到,但是也猜得到。

    刚才一进院门,宁锦绣就看出来安昌河这个家比自己原来呆的那个老宁家还要穷得多,怕是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口粮养活自己娘俩,可是再怎么着,眼前饭也得吃啊。

    眼看着糊墙的废纸捡够了,宁锦绣让许春琴先回家,自己想先去附近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许春琴也没多想,先一步回家去了。

    宁锦绣转过一道田埂,径自又往宁家村跑去。

    到了这个点儿,那个小胖子宁广坤该是要去上学了吧……

    宁广坤此时正在哼着歌往学校走,身后那个绿帆布书包里面装了两个煮鸡蛋,一包红心地瓜干,两个白面饼子还有一包炒花生。

    这小子那一身好肉打哪儿来的?就是让这宁老太太和王春红给惯出来的。

    老宁家三个儿子,老大老三家各生了一个孙女儿,这才迎来了老二家的这个长孙宁广坤,可把宁老太太给稀罕得不行不行的,平时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要先尽着他,把这小子给惯得没心没肺上头上脸的,人也养得胖乎乎的一身小肥肉。

    大中午的做好了饭,他嫌玉米糁里面煮红薯不好吃,死活都不肯动筷子。

    宁老太太和二儿媳妇蔡卫勤生怕他上学饿着,比着往他书包里头塞东西,临出门还花了一毛钱给他买了两个白面饼子装到书包里。

    这会儿宁广坤那个脑袋瓜子里头想的可不是到了学校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