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万秋云(第1/3页)  重回八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包巳还是被包妈抓差骑车送她,说时间来不及了,要赶快走。她不会坐活车子,只能坐好才叫包巳启动。

    这又不是汽车摩托车,好不?还不到四十岁,连个车子都跳不上来,包巳很无奈地跨在大梁上,等她抱着个大竹篮坐好,开踩脚蹬子。车子歪歪扭扭好一阵才正常。周家二姐和大姐坐在路口树荫下择菜,笑着说:晌午别喝醉了啊!

    包巳的舅舅姥姥家在东边小王庄,离这里直线距离有五六里地,小路肯定不行,只能从西边走大路。大路绕的远,但通顺一些。

    尽管土路干燥很平坦,包巳还是费了四十分钟,绕弯十多里,才赶到姥姥家。包妈一下车就大骂起来,坐在凳子上说头晕。包巳嘀咕起来,闲时间紧,跑得快了一点,你闭上眼就行了,还咋咋呼呼说晕车,自己活了几辈子,还没听见谁说晕自行车的。

    此时,包巳的亲姥爷姥姥已经早死了,家里有个舅舅,快三十岁了,还是光棍,家里还有个金老太太,是姥爷的母亲,包妈的奶奶,八十多岁了,白白净净,很慈祥。她是小王庄年龄和辈分最高的老人,人称地主婆。

    小王庄只有八家人,旧称老八家。都是一门分开的,关系亲近。前几年又分出来第九家,就是王天祥的一家。王天祥的爷爷和包巳姥爷以及王思楠的父亲,都是亲兄弟。他们有六兄弟,现在还有三个活着,加上老太太,这是逢年过节包妈必须拜访的四家。因为家庭条件限制,老太太家辈分更高,拿肉是必须的,三家叔伯家,平时只能拿点微薄礼物,意思意思。过年拜年时,必须一样隆重。

    包妈是她那一辈儿里的老大,任谁见了,也得喊声大姐,父辈见了,也喊大女子来了!包巳自然就是公亲里的大外甥,备受全村人喜爱。

    包巳以前小的时候,包妈照顾不了几个孩子,就把包巳放在舅舅家,由金老太照看这,直到上学了才回去。也就是全村人的溺爱吧!他不爱吃面条,只吃米,老太太就经常东家西家的找谁家做稀饭,换一碗饭给他吃。

    王天祥的爹叫王关福,是下一辈子弟的大哥大,分出去单过了。家里五个孩子,只有长门长孙王天祥是男孩。

    这个村子风水不好,往前走没路,是低洼过度的常年不干的水田,全村出行只能从西北绕行,走出村子一里多地才绕上大路。村子的人口不旺,据说有阴阳先生看过,说永远不能超出五十人。所以,村里就永远只有四十九人,接近四十九人时,该娶媳妇了,或者谁家媳妇怀孕了,就赶快嫁女,不然就会死人。

    包巳舅舅家位于村子正中央,他们全小王庄解放前虽都是一家,也有上下贵贱之分,只是不太明显,也没有谁欺压谁的事件。包巳的姥爷就是地主,后来被土匪绑票撕票了。老太太是大家闺秀出身,说话慢声细语,却主意坚决,做事利索。小舅王安再满月时洗澡,耳朵灌水了,不知道说,长大后溃烂流脓,伤及耳膜,就成了聋子。一聋三分傻,不知道别人说什么,见谁看他嘴动,就只是笑笑。

    包巳是当司机来的,大人说话,没他什么事儿。见这家那家的小姨小舅们都在帮家里拉车子运粪肥,也没有人玩,这事儿是绝不能过去掺和的,去了就腿疼。就去找老表王天祥,看这个长门长孙在干什么?

    到大舅王关福家一看,王天祥穿戴整

    齐,愁眉苦脸,正要出门走亲戚。见包巳来了,立刻笑着说:包巳陪我去吧!骑车子送我,更快些。

    大舅先前得知一个消息,他的老表,大姑家的儿子,就是供销社做饭的祝崇阳,给大姐家外甥包巳介绍了自家侄女,顿时就坐不住了。他家天祥和包巳一年的,岂不是也该说媳妇了?依旧请祝崇尚打听,看谁家有闺女合适。介绍过来。

    祝崇阳屈指一盘算,对老表说:还真的有,离你家不远,西夏庄的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