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意马难收(第1/2页)  等我去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蹲马步,不是瞎说,魏笠倒还真有些“童子功”。

    那还是他小时候……当然了,他现在也不大,在他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曾组织过一次兴趣培训班,有毛笔、舞蹈、足球、武术啊什么的。

    当时的魏笠啊,字都还没认全呢,对武术的印象大多来自电视上的那些港产武侠片和动画片,一听有武术,立马想起什么无影腿、登龙剑,兴奋的连象棋也不下了,放学后就屁颠屁颠跑回家,摊开双手问自己老爸要钱,当时的课时费是二十块钱一节课。

    说起来,在魏笠还不算漫长的人生中,学到的第一套武功,是一种名叫“五步拳”的拳法。

    按照老师的说法,要学功,先练桩,一节课二十块,一上来就先蹲了十块钱的。

    他还记得,那拳法当中,有一招叫“马步架打”,考校的就是使用者的下盘功夫,为了打好这一招,他反正是没少自个在家扎马步。

    不过好景不长,这种状态差不多维持了两百块钱,就在小魏笠还期待着老师啥时候能像《太极张三丰》里面带着他去搅大水缸子的时候,这学校的兴趣班就被人举报了,说是坑钱,都报到县教育局里去了。

    如此,在魏笠独自搅坏了两个脸盆,被老妈用衣架打了一顿之后,他的第一次习武经历,终是落下了帷幕。

    那套拳法他至今都还能打出来,只是长大了点,感觉实在没个毛用,谁打架的时候还让你抬头挺胸,双手握拳贴腰下马的起个范儿呢?真打起来,无非也就是一顿王八拳招呼。

    但后来他自己也寻思,这马步啊,确实是有点用处的,至少自己打架的时候,从来都没被人打倒过,所以那躺到在地下,被人用脚踹的滋味,自己是一次也没体验上。

    魏笠本就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县里田间野惯了,身体素质自然要比一般的同龄人要好上许多,反正就是不怕吃苦,就怕无聊的那种。但说到练功或者说是学习,有一点,也是最为头疼,对他个人影响最深的一点,就是他这个人,很难静下来。

    心不静,就是他性格中最大的缺陷。

    这一点,在魏笠小时候就被他的爷爷瞧得一清二楚,也正是因此,开始手把手教他下象棋,但事与愿违啊,还没等老爷子把这乖孙的浮躁性子给掰直了,自己倒先躺下了。

    如今,不管是早上那内观之法还是此刻这不射之射,无论哪种,都是属于静功,需要人屏息静气,去除杂念,聚精会神专注于当下眼前。

    却说魏笠扎起马步拉满弓弦,虽手上颇为吃力,但好在脚下根基稳固亦能坚持,听完了解真长老说的修炼关节之后,脑中顿时冒出不少念头。

    就这小子的想象力,瞬间能给你想出大几十种飞剑运行的轨迹方法来,可谓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无所不能的臆想招数。

    可是呢,他从来没有一次完完整整地在脑海之中复原过陆北辞先前的招式,往往想到一半甚至不到,就想去另一种出招门路,然后随着念头信马由缰,心游物外去了。

    扬剑式不算是长扬峰独有的剑式,但放眼整个桃山其余六峰,祂却是运用的最为炉火纯青的,其关键就在于,长扬峰的弟子从入门开始,就修习起“驭”。

    “驭”这个字对于山上人,特别是桃山剑宗的人来说,是非常有讲究的,为什么是“驭”而不是凡人常说的“御”呢?

    因为“御”这个字,有非常强烈的从属关系,试想一下,将自己视之为“剑”的剑宗门人,即便是天上仙人下凡尘都不肯躬身下跪的一群人,将自己手中赖以生存的伙伴视为自己的下属或是次等……

    这不但是对剑的折辱,还无疑是拿起耻辱两个字往自己脑门上贴!

    那么何为“驭”呢?

    虽然这两个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