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6 政略(第1/2页)  五代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兴殿,李从厚正在与重臣商讨政务,参加出席的自然都是重臣,内阁两个辅臣冯道、李崧,枢密院三个辅臣高汉筠、史圭、郑仁诲,再加上兵部尚书卢质,算上李从厚,也就七个人而已,殿内没有任何内廷侍从,殿值侍卫尽皆立于五丈之外,由此可见,会议的重要性。

    “陛下,这是?”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一张巨大的堪舆图,长六丈、宽四丈,中原、塞北、西陲、巴蜀、江南、岭南的山川地理之貌都在其中,当众人看到面前的堪舆图之时,无不震惊。

    “此乃朕命兵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绘制而成的,搜集了隋唐时期的地理图志,结合当今的地理局势,虽然有些小的偏差,想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天下之大,如今就在诸公脚下了,三百州府,万里江山,也不过如此啊!”

    “陛下当真是大手笔,只是臣等不知,陛下召集臣等来此,是不是有大事要商议?”冯道还是比较了解李从厚的,他知道李从厚是个不安分的人,喜欢折腾,现在绘制这堪舆图,那必然有所图。

    “冯相说对了,正是如此啊,今日召集诸公前来,为的就是商议我大宋未来十年的规划,如今天下纷纷,群雄割据,虽然呈现了短暂的安宁,但大家都心里清楚,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遍观如今局势,有能力一统天下者,舍我大宋之外,还能有谁,所以必须要早有谋划,朝廷有了目标,诸公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朕也明白如何去做,只有这样方能早些完成大业!”

    “陛下有宏图之志,臣等自当效命佐之!”

    “朕的方针其实就八个字,先南后北、先西后东。”

    李从厚的想法其实不算是什么独特的奇思妙想,自古北方统一天下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当年西晋统一天下是如此,隋朝、唐朝都是如此,首先是南方素来比北方实力弱,自然是柿子要挑软的捏,再者先取巴蜀,就是为了居高临下的用兵,从巴蜀可以顺江而下攻取江南,所以李从厚自然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行事,就算有实力,又何必要独树一帜搞什么创新呢?

    “高相,你主掌国中全部军务,你来说说当下各国的局势吧!”

    高汉筠站起身来,来到图中,转了两圈说道:“如今我大宋虎踞中原,坐拥淮河、秦岭以北之地,户口三百万余万,朝廷禁军十五万,加上各地镇守地方的兵马近二十万,在天下各国之中,我大宋的实力自然是首屈一指的,老朽就不多言了,而我大宋南边,有蜀、吴、汉、闵四国,再加上马楚、吴越,若是算上荆南,七方势力,蜀最富、吴最强,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利,若想图之,绝非易事,就以巴蜀为例,当年先帝遣军西征巴蜀,最后就是因为山川的险要,运粮不变,方才失利,我朝虽与南吴不曾有过大的战事,然当年伪梁曾数次对江淮用兵,最后都大败亏输!”

    “道理虽说是如此,但也曾有一句话,叫做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为安蜀先安,就算真要伐蜀,也不是什么难事,当年郭崇韬伐蜀,三月而蜀已定,臣听闻蜀主孟昶继位之初年少,不亲自处理政事,而将相大臣都是孟知祥时的故人,孟知祥宽厚,多优待纵容,他们对待孟昶更加骄惰不驯,不遵守法纪制度,大造房宅,夺人良田,挖人坟墓,李仁罕、张业尤其骄横,孟昶即位数月,逮捕李仁罕将其杀掉,夷灭其族。从此举看,此人当也是有些手段的,然又喜好马球,贪恋美色,所亲近的又是庸碌之辈,绝非明主之相,可效仿当年战国之时的秦齐之事,骄其心、堕其志,以重金贿赂那些奸小之人,不出三年,必能乱其国,届时就是我大宋伐蜀之时!”

    相比起高汉筠,郑仁诲就更有胆量一些,他不主张步步为营,而是希冀能够化被动为主动,采用一切手段行事,大争之世,本就是没有太多的原则可讲,就算是伤天害理之举,有时候也得做一做,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