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 意外遭遇(第1/3页)  未央之时,源起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黎明,踏着微熹的晨光前行。

    折腾了一宿,林一行人已是人困马乏。他们沿帝皇河逆流而上朝西北进发,望眼欲穿地希望能够早一点看见可供憩的村庄。摇晃的草叶上挂着透亮的露珠,挥手为他们送行。

    十三名幸存者抛弃了难以携带的辎重,只挑选要紧的货物带上。尽管如此人手依旧短缺,长长的马队只有稀疏的人影陪伴。

    用黑话来说,他们就是(看上去)体态臃肿、绵软无力的“肥羊”。

    在动荡的边疆区域,朝不保夕的生活供养不起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彪悍的民风养育了一批在马背上饮酒、刀尖上舞蹈的投机者,他们统称为“响马”。他们嗅觉灵敏,手段狠辣,经验丰富,装备精良。老练的行商往往雇佣精锐佣兵来确保商队的安全,即使如此也往往心惊胆战。

    面对硬骨头,响马常常骚扰和游击,直到对方不堪其扰付出买路钱才草草了事;而力量薄弱的商队却连谈判的选择都没有,马刀闪过,他们热滚滚的鲜血肥沃了草场。

    帝国边陲的通缉榜上当然明明白白写着响马们的大名,但是当地贵族却不吝啬于将来往商人的财富填入自己永远也不会满足的腰包。久而久之,响马就成了(不被承认的)非官方民间私掠队的别称,专挑外来者下手,上交大半所得后,他们又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城镇和乡村,在每一个破落的酒馆畅饮和吹嘘,以硬汉的姿态成为无数无知农家少女憧憬的对象。

    现在,随着一声划破天际的嘹亮哨声,他们将霍霍的屠刀伸向了眼前的“肥羊”。

    而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们大半会痛哭流涕地表示这一天要去教堂祈祷。

    轻装快马的响马们迅捷如风,转眼就咬住了商队的尾巴,从两侧把商队包围。林勒马环顾四方,见来者有四五十人。

    “识相的话就乖乖下来,省的老子动手!”为首的那人声色俱厉地恐吓道,晃了晃手中上了弦的单手弩。弩箭箭簇整齐,箭头寒光闪闪,一看就是上等货色,近距离可以轻而易举地击穿骑兵的铁甲。在响马看来,精良的弩箭可比随处可见的人贵。明晃晃的马刀上暗红的血渍狰狞地笑。

    就算听不懂帝国语,也知道来者不善。

    林仔细打量。为首的那人留着褐红的大胡子,蓬乱且肮脏的头发纠结在一起像拙劣的涂鸦。他身上穿着耐割的粗制皮甲,里面衬了一件略微生锈的锁子甲,腰间束着一把手臂长短的直马刀,马侧挂着套索和粗糙的型飞斧。

    其余响马的装备和他相差不大,只是看上去相对简陋。

    商队只是短暂地慌乱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响马头子被他们轻慢的态度激怒了。“你们是看不起我‘屠杀者’奥拉格?!”话音未落,身旁立功心切的年轻响马就急躁地拍马冲出,高举马刀砍向商队头领的脖子。

    却见商队头领面无惧色,冷静地伸手一抓、一拉、一扭、一错,就缴了年轻响马的械,将他擒下马来。“他的命,换我们的路。”他用帝国语冷笑地说道。商队的其他人趁势抄出了兵器。

    响马们骚动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兄弟或远方表亲,这带来了非同凡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埋下了隐患。奥拉格断然不能公然弃队员于不顾。

    他面色铁青,乌云密布。“该死的杂种,我回去一定要剥了你的皮!”他搁下一句狠话,“你们先放人!”

    商队头领将年轻响马的脖子勒得更紧了,嘴角有白沫淌出来。“你们先后退一里路。”

    奥拉格的双眼像火山一样。他们互相瞪视许久,直到年轻响马眼看就要两腿一蹬翘辫子,才恨恨地说:“所有人,撤!”响马们掉转马头往回撤去。

    见响马们快走远了,商队头领冷着脸发令:“我们也走。”商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