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第1/2页)  风起乱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条车龙,绵延数里,缓缓而行,正是巡边兼“送粮”的队伍。

    数千乘兵车,满载粮草器械,绵延数里之远,数千人的驭手驾驭的有条不紊。车队虽行驶的缓慢,却是丝毫不乱。

    车队两旁,每隔数车便有一全副武装的骑兵,骑马随车缓行,不时还有几十人的巡骑飞快的跑过,马蹄得得,掀起一阵阵草屑。

    独孤幸骑马缓步走在车队中段。此次,他奉令巡边,按照军令带出了自己本部的所有战骑,也不过区区千人之数。

    按照大虞军制,五人成伍,有一伍长;两伍一什,有一什长;五什一队,有正副两队正;两队一营,有百人将一名;校尉统兵五百人,下辖五营;再往上,各级郎将统军,千人之众;封号将军可自领兵,上万;至于,四征四镇,四将级别,则无定数,全看各区域战事需求而定,但最少也有,数十万之众;而最高军职上将军,理论上,全国兵马都归他统辖,则更无定数。

    独孤幸身为壮武将军,自然属于第四品封号将军,按照常理,自然可以统领至少万人之数,而事实上,他麾下所有的兵马也只是千人之众。论兵马数量,独孤幸较之其他封号将军,显得有些名不副实,甚至不及一些郎将。

    那年的他还是位校尉,虽小有战功,却因为身份低微,一直难为上官所重。

    恰逢十年一遇,镇北将亲自到校场众位将校考核武技。那一役,他便是一人尽败北军所有高手,竟无人是其马上一合之敌,连镇北将亲信麾下也不例外。

    此种结果自然是让镇北将喜出望外,不想自己的军中还有如此高手,更难得的,还是个小小的校尉,当即擢升独孤幸做了郎将。而那些个,败在他手里的封将们,自然是大感脸上无光。

    尤其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孤独幸出生南方寒门,迁居北地,并非北地世家大族,而北军中众将多是北地世家子弟,是融不了他这么个南蛮寒门将军的,自然是处处排挤于他。再加上独孤幸为人正直,甚至有些孤傲,从不屑于与他们为伍,又是更加被他们排斥在外。

    用那些世家子的话来说,独孤幸,其人就是个空有一身蛮力,却不识好歹的南蛮子,对其百般打压。说来,也是上天有意,南疆起乱,镇北将奉令率军随王朝军出征平叛。是役北军各部皆是损失惨重,唯独孤幸率麾下五百骑所向披靡,初露峥嵘。战后,甚至当朝王上都闻其名,镇北将亦上书,请求册封其为封将,王上亲封其号为壮武,以彰显他的武功。

    其后,镇北将一次醉酒,无意间对左右说了句,“壮武将,真英雄也,端是大不易,吾欲倚之 ”左右稍一琢磨,自然也就明白,这明摆着是要扶植这位寒门新贵,来对抗世家子弟嘛,端的是好算计。

    于是左右之人于军需之上‘严格’的遵照封号将军的最低标准,一万步卒的钱粮,绝不多一毫,却也绝不少一厘,发放给独孤幸。

    独孤幸的麾下都是战骑,一万步卒的钱粮也就勉强够供给给千数的战骑,一千骑兵就是这么来的。但若论及战力,他这一千骑兵绝对是诸封将之冠,再加上镇北将的面子也总还是要给的。因此其他人只是限制了他的兵马数量,倒也没有在其他方面为难过他,或者他们也不敢去招惹他!

    --- --- ---

    车队又经过大半天的缓慢行进,终于到达临渊城外不远处,已经可以遥遥望见天际那堵黝黑的石墙。

    这时,天空变得愈发阴沉起来。一缕缕乌黑的云层不知从何处聚来,在两山之间,越积越凝厚,一道道闪电破空,一阵阵雷鸣从黑云中隐隐传来。

    独孤幸立马举枪,车队缓缓停了下来,举目望向远处的黑色云团;杨开也从临渊城墙上回到了镇渊大营内,站在大帐门口望着不远处的天空。

    起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