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洛水嵩山①:葫芦藤下(第1/2页)  管仲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管仲与鲍叔牙携手回到家中。残败而肃静的黄土小院,弥漫着治丧的哀气,唯见庭中一架葫芦枝繁叶茂,翠滴,是这一片土气、暮气、死气中唯一的勃勃生机。葫芦架前铺着几张草席,两人脱履入席,相向而坐。

    鲍叔牙深知管仲心思,张口问道,“兄弟这就要走了吧?”

    管仲道:“老母毕生郁郁,含恨而终,管仲之罪也!管仲唯有奋发图强,方可赎罪于万一。如今有家无家,茕茕一人,了无牵挂,正好奔走天下,以图我志。”

    “千锤百炼,玉汝于成。经历这许多曲折,今日管仲已非昔日之管仲,敢问兄弟之志?”

    “出将入相,辅佐雄主,纵横捭阖,富国强兵,开创不世功勋,成就霸王之业!”管仲略一顿,又重重道,“大道修远,前途渺茫,我将上下而求索,九败而不悔,兢兢业业,至死方休!”

    鲍叔牙击掌,大赞一声好,“兄弟可记得那年孟夏,你我南下随国楚国私贩黄吕,误打误撞被楚熊通扣于营中,当时楚巫曾有谶语:‘虎令尹,霸王辅!’——哦,霸王之辅,这预言正应了兄弟今日志向!眼下时运不济,终有一日会鲲鹏展翼,九天翱翔!”

    鲍叔牙如此一说,倒是勾起了管仲对往事的回忆。那是周桓王十四年事情,距今已经整整八年。当时管仲出主意到随国私贩黄吕,想要发一笔横财。鲍伯牙、鲍季牙均不赞同,只有鲍叔牙支持管仲。后来,管鲍带着两个伙计南下,顺利买了一车黄吕,谁想归途中行至青林山,遭遇楚国与随国爆发战事,被楚军扣于军营之中。期间的确巧遇楚巫道出“虎令尹,霸王辅”的谶语,说管仲与斗榖於菟将来一北一南为相,有南北称雄对峙之势。因为这个谶语,楚武王要杀管仲,后来得斗榖於菟暗中救应,才顺利逃回北方。这一趟,险些丧命不说,也把鲍家的十镒黄金赔个精光。此事历历在目,而八年光阴一晃而逝!八年来,中原各国你争我乱,烽火狼烟连绵不绝,尤以郑国与宋国好动刀兵,国乱最是不堪;而遥远的南方,楚国秣马厉兵,称雄之志始终如一,此举为乱纷纷的中国诸侯所远远不及。楚武王一番东征西讨,牢固确立了楚国江汉霸主的地位;而楚武王最终也是病逝于征战途中,真可谓壮哉丈夫,死得其所!楚武王死后,其子楚文王继位,将国都从丹阳迁至郢都,其志更是不可限量。八年之间,楚国风云何其壮观!——然而顾影自怜,我还是我!想到这里,管仲就又忍不住叹气。

    “兄弟下一步作何打算?想去哪里?”鲍叔牙又问。管仲心中一凛,从楚国大梦中退了出来。

    “自平王东迁洛邑以来,郑国本是中原第一强国;然而郑庄公死后,郑国便迅速衰落。我纵观中原诸侯,如郑、宋、陈、蔡、卫、曹等国皆不足道哉!天下大乱,欲成霸业,自当首选大国。我当奔大国而去!”

    “哦!兄弟要去哪一国?”

    “或是北方晋国,或是南方楚国,或是西方秦国,或是东方齐国。兄弟我一时还没有想好。”

    “这么说,兄弟暂时还不会走?——也好,老母新丧,兄弟一时悲痛难耐,正好调养些时日。”

    “不,”管仲道,“赴霸业雄国之前,管仲还要去一个地方——当今洛邑周天子国。管仲虽有霸业之志,然而尙乏霸业之术。管仲心中尚有一个莫大的疑惑:当今大乱之世,周天子当居何位?礼何以然?霸何以然?礼以遇霸,霸以遇礼,又将如何?此疑惑不解,便难以主宰天下啊!”

    鲍叔牙摇头道,“礼礼霸霸,这个问题太大!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你管仲一人在思索。我老鲍更是想不动的!——嘿嘿,只要你想就够了。我也要与兄弟同去,我们由此出发,共同开创一个乱世伟业!”这些年,因为诸侯连年征战,生意越来越做不下去,鲍叔牙早想着与管仲一起投身济世之道了。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