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 形意拳论(六)(第2/2页)  内家拳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懂心为何物,何为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何为五行之力,故亦不明白意为何物。所以内家拳中之花架子,均由此而来。因不明白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词语之真意,故囫囵吞枣地将以上词语理解为大脑意识或者意念,就不能习练出内家功夫,而只在外形动作中寻觅内家拳之“高明之处”。

    人为万物之灵,所以能够对外界事物在内心之中形成感应。所以心虽然在体内,但是能够感应体外之物;而体外之物亦能在内心投下相应映像。所以心意相合,则拳之外形成矣!能量之蓄发,在内为身体之意,即身体对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的感知;在外为形,即五行拳、十二形。所以形意拳与天地运行之理相合。

    形意拳内取人体内里五行之力,外取各种动物之能为十二形,内外合一而生成形意拳。

    明白了以上道理,则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形意合一,均可感悟。

    (原文)六合为一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内外如一,谓之六合。

    注释:外三合之意,前面已经介绍,故此处只介绍内三合。

    内三合,为一次完整的一气之起落之能量蓄发也。启动心力下行与肾交合,形成五行之力,五行之力下行,拉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即为心与意合。

    意,即为身体对五行之力下行时做出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配合与感应,意由心发。无心则无意,有心力启动了才有外形动作的压缩旋转。这外形动作的压缩旋转要习练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条件反射之程度,即为意。在意的状态下,身体受心力指挥控制,而不受大脑指挥控制。

    心意合一,即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从而使得身体获得地面给予的上行反作用力,即上下贯通之力,此上下贯通之力,即为气。气,能量也。

    气,在身体没有达到内外合一时,有多重含义。比如呼吸之气,精气神的能量中在脚部生成的气的能量,涨筋腾膜后五行之力在体内鼓荡之气等等。一旦习练到内外合一,则以上气的各种表象亦合一,就是五行之力与压缩旋转之力的合一,就是能量。

    心意合一使身体获得上行技击能量,即为意与气合。

    将体内气的能量从体内发出,即为力。此为气与力合。

    内三合约束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蓄发,外三合约束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内外六合,则形意拳之力成矣!

    外三合只存在于打明劲阶段,即炼精化气的阶段。习练出五行之力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不受外三合约束,因为此时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已经不是由肌肉紧张发力所生成,而是由五行之力抽合而成,由能量筋拉动而成。并且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已经与五行能量合一,转换为精气神的能量。

    (原文)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胯与右肩相合,右者与左也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皮合,肾与骨合。总而言之,一合无一不合,一动无一不动,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注释:要想达到以上描述的周身上下内外均合一,不在外形动作,而在内里五行之力也!五行之力运行、润化周身,周身抛弃肌肉紧张发力,均有五行之力抽合控制,即可达到“一合无一不合,一动无一不动,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之程度。

    以上所描述之意,只能通过自身体悟,勤学苦练而得,无法用言语描述如何具体习练矣!功到自然成。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