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应聘(第1/2页)  完美K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秒记住https://om,为您。

    春雨一场,万物复苏。毕业季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意气奋发,西装笔挺地奔波于一场接着一场的应聘与面试。梅豪韵下了血本置办的那身行头却鲜有用武之地。一片狼藉的股票市场,接连倒闭的证券公司,裁员还来不及,哪还有什么招聘?即便有职位,也都是销售类的岗位,完全提不起他的兴趣。最可气的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招聘交易员的职位,是一家北方的证券公司,竟然特别注明谢绝上海籍学生。梅豪韵百思不解这项奇葩规定的用意,只知道投过去的简历确实石沉大海了。讽刺的是隔壁寝室的王同学不仅得到了面试的机会,还被录取了。虽然这家公司后来也倒闭了,但是隔壁老王却获得了一个较高的职业起点,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多年后成为一名手握百亿巨资的债券交易员,当然这是后话,与本故事无关。

    万邦证券在董事长入狱,总经理请辞之后,经历了一场人事巨震和反腐风暴,多名高层落马。沈卫国升任万邦证券常务副总裁,算是提拨重用了。怎奈他部队复员,性格耿直坚毅,做投资是一把好手,但是虚与委蛇,厚黑腹黑就一窍不通了。过去有任震威罩着,凡事直来直去惯了,猛然做了副总裁,上下夹板还真有些不适应。尽管不擅长、不适应、不自在,但是坚毅的性格支撑着沈卫国勤勉尽责。好在万邦证券刚刚经历巨震,人人自危。沈卫国是公司的老资格高管,又是任震威的莫逆,没人敢惹他。于是,横也有横的的好处,直也有直的便利,沈卫国竟然渐渐掌握了万邦证券的实权,连董事长和总裁都让他三分。

    沈卫国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人才梯队建设。在整个行业都在缩编的背景下,他却筹划在一流名校选拨100名优秀毕业生,并且每年都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从而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为此,他不但亲力亲为,甚至重金聘请国际一流咨询公司,为万邦证券的校招做顾问,设计了一整套复杂的选拔体系。2002年校招虽然已经比较普遍了,但多数存在于外企和民企。外企如“四大”的校招如火如荼,而民企虽然积极校招却门庭冷落。像万邦证券这种国企,赶个校招的时髦也就罢了,竟然花重金找个美国咨询公司来帮忙招聘,那可只有沈卫国这么“横”的角色才做的出来。

    校园巡讲安排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大和上海交大。梅豪韵得到消息时,前三场巡讲已经结束,只剩最后一场在上海交大的。他西装笔挺,皮鞋蹭亮,昂首阔步迈入交大礼堂,然后傻眼了,人家都是或牛仔或运动的休闲打扮,只有他人模人样的,像个推销员。他缩在礼堂后排的角落里,好不尴尬。巡讲又不是面试,穿哪门子西服呀?太没经验了。

    沈卫国亲自参加了每一场巡讲,他从不发言,只是正襟危坐观察着台下的学生们。上海交大这场巡讲的气氛依然非常热烈,大礼堂被挤满,来得晚的学生只能站在后排。

    气氛必然是热烈的,2002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才1000多元,重点大学的2000多元,即便是一流名校毕业,月薪达到3000元也是十分光荣的,著名外企如“四大”、微软等工资能有四五千,那已经是万人艳羡了,而任性的沈卫国开出的薪酬是六千底薪外加绩效奖金。大学生怎么了,名校又怎么了,对于毕业生而言,理想是用来耻笑的,诗和远方是用来意淫的,毕业后的薪酬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没人在乎万邦证券前不久才发生的丑闻,甚至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证券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的区别,他们只是向往这份高薪,不仅是钱,还是一种身价。过来人看起来很可笑,可当年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就是这种心态。

    巡讲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提问,目的是增加互动,活跃气氛,因此题目大多不太难。诸如:美国市场主要有哪些指数?中国有哪几个证券交易所?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