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夺了你的兵权(第1/4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夺了你的兵权

    任何一个朝代,兵制的基本原则就是兵权分立,也就是军事决策权c军事行政权和战场指挥权三权分立。从春秋战国到今日大宋,莫不如此。

    兵权分立,唯一的目标就是兵将分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是兵制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兵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王朝也就稳定了。

    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因为王朝的创立者拥有军权,拥有强悍的武力,所以,随着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它的创建者首要之务就是杜绝武将拥兵自重,以防自己的江山轰然倾覆。

    解决的办法,除了兵权分立外,就是建立中央军,隶属于王朝统治者自己的军队。这个办法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反复实施,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还是覆灭了。王朝覆灭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那几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就兵制而言,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正是兵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导致军队失去了战斗力,兵制因此遭到破坏,武将则顺应时势一次次崛起,一次次在战乱之后建立新王朝。

    到了大宋这一朝,因为有了一千多年的教训,太祖c太宗两位皇帝创建了枢密院――三衙体制,而其中有别于前朝兵制的地方,就是三衙禁军体系。全国之兵都在禁军体系内,一百多万禁军c厢军和其它军种构成了大宋庞大的中央军,这是一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前规模的中央军。为了控制这支中央军,三衙这个“总司令部”机构出现了,决策层c行政层c统兵官都是文职官员,为了贬抑武将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大宋王朝建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兵制,它成功解决了兵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用钱养,而将则被彻底边缘化。极度分权的结果是中央集权,皇帝集权,这种兵制到了太宗皇帝手上,一度集结了军事决策权c行政权和战场指挥权,整个军队都控制在皇帝手上,其结果可想而知,大宋连打败仗。太宗皇帝死后,在战场不利形势的逼迫和中枢大臣们的斗争下,前线率臣总算拿到了一部分战场指挥权,于是,大宋一百多万军队,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先是和辽国纠缠不休,最后不得不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接着眼睁睁地看着党项人分裂出去,耗尽了八十年的心血都未能收复贺兰山和祈连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国家稳定需要付出代价,而大宋王朝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它不是没有实力击败敌人,而是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空有一身力气,却只能任由敌人宰杀。

    李虎是什么人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目的是夺取大宋国祚,一统天下,他要建立自己的王霸大业,他能允许这种兵制存在

    李虎拿出了第三个奏议,撤消三衙的握兵大权。

    当今天下,还有多少中央军还有多少禁军c厢军

    河北战场上,有十几万虎烈军,有十几万河北义军,而西北军不过十万之众,但朝廷分裂了,以今日朝廷的实力,还能控制西北军吗西北军在朝廷的指挥下,连打败仗,损失惊人,他们还会听从朝廷的命令

    此刻撤消三衙的握兵大权,正是李虎发动的最为致命的击。

    皇帝惊呆了,他瞪大眼睛望着李虎,嘴唇抖动着,想怒声痛骂,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撤消三衙的握兵大权意味着大宋禁军体系的整体崩溃,禁军c厢军马上就要成为历史,而枢密院――三衙体制也要随之崩溃,大宋兵制就此废弃。

    失去了兵权,皇帝还能干什么哪来的机会东山再起皇帝转目望向李宗振。李宗振脸色灰白,也是极度震骇,但他毫无办法,他只能暗示皇帝,忍,一定要忍,李虎除了武力一无所有,皇帝肯定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皇帝艰难地咽下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