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1/3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矛盾激化

    “太原的第一个要求是限制军队规模。”

    “汴京未来几年要平叛c要赈济c要恢复河北山东等地的稳定,同时大量扩军,这都需要钱。汴京要遏制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给我们提供军资,但他们不敢断供,于是他们会把这个重负转嫁给西北,叫西北来承担。西北军数量庞大,他们也需要军资。有限的军资会激化我们和西北军的矛盾,而缓解矛盾的办法就是在西北横征暴敛。”

    “郓王不可能在西北横征暴敛,而我们也不可能公开和大宋决裂,更不会和西北军决裂,所以我们只能限制军队规模,同时修改兵制,在不影响军队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军资支出。”

    “太原的第二个要求是推行宋制。”

    “我们回归大宋快两年了,按照我们和汴京的盟约,的确应该逐步推行宋制了,但这两年我们先是打幽燕,接着又西征,为了确保代北的稳定,我们一直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太原为什么要我们推行宋制很简单,增赋加税。虎烈府的收入增加了,汴京就可以减少给我们的援助,然后从回易商税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我们的盘剥。代北需要从陕西c河东c河北等地获得各种物资,汴京只要通过涨价c增税等办法就能把我们增加的收入全部抢过去。”

    “如果我们不推行宋制,就由虎烈府承担这部分损失,如果我们推行宋制,就由代北的百姓来承担这部分损失,所以,我们处于两难之境。”

    “其三,太原不接纳云中路的难民,抓到一个送回来一个。”

    “原因很简单,西北不愿承担赈济之责。我们每年有多少百姓逃进陕西和河东我们不知道,但太原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显然对未来代北的形势很悲观。我们有二十万军队要养活,有成千上万的百姓要养活,而代北的收入有限,我们掳掠所得也总有用完的一天,假如代北发生战争,在没有汴京支援的情况下,我们的钱粮会迅速耗尽,结果可想而知,大量的难民必然涌进西北。”

    李虎说到这里,柴云忍不住问了一句,“那我们投奔大宋干什么代北的百姓还是不是大宋的子民”

    很长时间以来,黄涉一直奔波在外,柴云则代替长史职务,处理府司日常事务,他对代北的现状和代北百姓的生活一清二楚,但现在不但汴京遏制虎烈府,就连太原都遏制虎烈府,这让他愤怒不已。陕西c河东c河北和代北接壤,这三地和代北息息相关。过去汴京遏制虎烈府,虎烈府可以通过商贸和走私的方式得到需要的物资,现在太原遏制虎烈府,那等于直接卡断了代北的咽喉,代北突然间就变得很困难了。

    “河北c山东都是大宋赋税的主要来源地,现在这两地爆发叛乱,影响太大。”宇文虚中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汴京未来几年要全力平叛,所以能够调拨到西北的钱粮当然有限。代北和西北同时争抢这有限的钱粮,双方的矛盾之大可想而知。未来几年,西北要靠自己,代北也要靠自己,这是没办法的事。”

    宇文虚中这番话引起了争论。

    虎烈府中枢经过数日的商讨之后,决定限制军队规模,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马军数量,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至于开支最大的军饷问题,文武大员们都没有好办法,目前情况下如果削减军饷,那对军队士气的打击太大了,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制度实施了并形成习惯之后,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代替方案,那只能沿用现有制度,否则必将引起混乱。

    推行宋制的方案被彻底否决,除了李纲和宇文虚中,没有人答应,就连马扩都持否定态度。代北的耕地草场都有限,而百姓数量又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代北百姓的日子非常窘迫,的确不能增加赋税。如果改制,必将导致难民,而西北又不愿承担难民,那最后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