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请留步(第1/2页)  梨云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梨云传最新章节!

    第七章请留步

    平州城萧府

    萧氏本是平州城内一个小族,祖上出过一任京兆尹后,便再少有读书人。

    然萧氏出了一个郎将夫人后,阖族便勉强挤进了显德朝的大族行列。

    便是那冯成璋的儿媳妇,萧家二姑奶奶,萧玉髓,也就是冯芝的亲娘。

    薛家在平州没有宅邸,因着冯老将军的关系,薛劲莛来平州,便借住在了萧宅。

    为照顾好这尊大神,萧家只恨没把全家都翻新一遍。萧玉髓更是提前月把便回了娘家,指点家中将最清静、环境最好的“茶酽斋”收拾出来给薛劲莛居住。

    萧老夫人看薛劲莛的眼神不啻于饿狼看到肥猪肉,不但把家中小娘子全体从头到家拾掇了一遍,还将姑表家适龄的小娘子们全接过来“热闹热闹”。

    萧老夫人想得长远,不计其中哪个投了薛大郎的心意,不比那中状元差,薛萧两家总归能沾上亲不是。

    一时间,萧家莺声燕语一片,红粉软罗成群,家中的公子哥儿也是个个“求知若渴”、与薛劲莛“偶遇不断”。

    直到萧玉髓二趟回娘家,狠狠发作了一番,砸碎老夫人最爱的鎏金茶具一套,全家才收敛了一些。

    薛劲莛此次来,是受父亲所托,拜访隐居平州的治水名家朱师。

    北方泗水城连发数月水患,粮食无收,水患引发瘟疫横行,瘟疫未除又发水患。

    泗水城的老百姓纷纷拖家带口要饭要到上京来,朝堂震动。

    今上薨后一年有余,幼主尚幼,大统未继。

    摄政王容成显受帝命所托,代理朝政,命内阁急议,拿出治水章程来。

    五十年前的泗水城也曾爆发过大规模水患,泗水河倒流险些把全城淹了。

    彼时朝中有一位姓朱的都水丞站出来力挽狂澜,抚慰百姓,制定的治水十二策沿用至今。

    此人年岁大了告老还乡时,太祖帝挽留无果,亲下朝堂把臂以“朱师”相称。

    寻访数日,薛劲莛才访得那朱师携家中老仆三四人,独居平州。

    与朱师约定明日至悦来楼相谈,薛劲莛皱了许久的眉头才稍稍放松下来。

    站在书案前,薛劲莛定定看着眼前纸上画的图案,神色有一些困惑。

    纸上是他根据印象画的一把匕首。

    刀刃形状奇特,通体乌黑,雕刻着古怪的花纹。

    那晚目力有限,没看得清楚,但他仿佛在某本书中见过这把匕首的说明。

    还有那个一身是血的小丫头。

    虽未能见到真面目,但是久久不能从他的脑海里抹去。

    也许再回到那一晚,他会上前问她,你是何人?意欲何为?

    ……

    悦来楼,依然高朋满座,熙熙攘攘。

    应大先生说的书是越发精彩了,今天讲的《封神演义》在别处是听不到的,很多熟客都专程来捧应大先生的场。

    一段说下来,应大先生是一气呵成,如江水滔滔。并且吐字珠圆玉润,绝不含糊。手中的折扇“呼呼”开合。立在台上,飘飘洒洒,虽然相貌一般,却有玉树临风之态。他今日分外卖力,额外打赏的竟有平时几日之多。

    未时,甲子号包厢的客人到了。门外一名侍卫悄然抱剑而立。

    只不过多看了一眼,那侍卫便有所察觉,一个眼神扫来,阴冷如寒冰。

    应大先生小心肝抖了抖,勉强集中精神开讲第二回。

    第二回讲完时,楼里客人已剩半数不到。

    往往未时一过,悦来楼就要关门歇客,酉时再开。

    应大先生眼角瞥着那甲子号包厢的客人还未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