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雨中嫔妃(第1/3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冤句返回洛阳的时候,在张韬的要求下张祎选择了南线,也即是冤句-济阳-小黄-浚仪这条路线,经博浪沙、管城到达荥阳。然后经荥阳中转,过成皋、巩县,穿越偃师后,洛阳便已在望。

    由于张柔蕙身体虚弱,无法承受强烈的颠簸,行车速度比去时还要慢上几分。是以南线路线虽近,却在二月初一下午方才到达偃师。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会今日城门关闭前进入洛阳,谁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没奈何,一行人等只好决定暂时在偃师过一夜,第二日凌晨再返回家中。

    在客舍中用了膳,听着窗外传来的滚滚雷声,感受着密集的雨点声拍打在屋顶、地面以及林叶间,张韬这才知道,原来明日便是惊蛰了。

    惊蛰一到,万物复苏,也便意味着这令人厌烦的寒冷即将远去。姊姊由于旅途劳累,早早进入客舍歇息。而他百无聊赖之下,便坐在窗前看雨。

    自从咸宁元年十一月初五出生,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年多。五年多的时间里,他均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直到去年五月在东阳门外见到孙皓“泥头入洛”,他才如同从一个长长的噩梦中醒来一般,开始正视这个世界。

    出生那一年是乙未年,也便意味着他是属羊的。

    他还清楚地记得,出生那一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彼时洛阳城内瘟疫流行,死伤十余万。父母见自己生于大寒之日,又是瘟疫流行的时候,唯恐自己一不小心像第一个孩子那般夭折,所以疼爱之情,超出两位兄长之上。

    五年多的时间转瞬即过,当他决定用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当前的社会,突然发现这个社会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盛世的表象之下,到处蛰伏着危机。如果说这惊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那么去年的平定江东,则意味着大晋朝廷开始失去外部敌人,加速堕落。

    要知道,虽然去年方才平定江东,实际上司马炎已经做了十六年皇帝,再加上魏文帝曹丕于建安二十五年便迁都洛阳。这一甲子以来,洛阳城除了偶尔的政变与骚乱,根本没有发生过战事。

    在这种情况下,奢靡之风已经深入骨髓。已经不是简单的一道诏书所能改变的了。若不然,他也不会在摆钟的制作中赚到一百八十万钱,而石崇更是利用这一稀奇的玩意儿赚的盆满钵满。

    想着与卞粱的抵足夜谈,他不由有些困惑,自己的思考当真需要向父亲提起么?

    父亲是极其聪明的人物。作为中书令,群臣百官奏章的审阅以及批驳,朝廷政令的制定与下发,均需要经过他的手中,对于大晋里里外外的状况,只怕没有谁比父亲更有发言权。

    自己看得再准,不过是作为局外人雾里看花,远不如父亲这局内人看的真切。若是将自己这一番思考和盘托出,又从哪里解释自己是如何想到的呢?

    窗外的雨下着停,停着下,伴随着持续的雷声,连空气中都夹杂着一股泥土的气息。他回过神来,看到旅店内三三两两的人各自挤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腔调相互嬉笑着,仿佛在这一瞬间,世间的一切都已定格。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许多旅客都留了下来。也有人趁着雨停的间隙急匆匆地上路,希望在下一波雨到来之前能够赶到洛阳。

    正在发呆之际,远处突然传来阵阵马蹄声,其中夹杂着马嘶声、女人的哭声以及严厉的叱责声,从窗外看去,在沉闷的云层之下,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出现在官道远处。

    紧接着几匹快马停在客舍门外,马上之人翻身下马,手执长矛进入店内,对着众人高声道:“此家客舍已被大军征用,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几位士兵甲胄鲜明,只是此时的气候尚未转暖,经过大雨的洗礼后,下摆嘀嗒地滴着雨水,而嘴唇早已冻得发白,显得颇为狼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