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趣 怪异起(第1/2页)  国师苏阳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君见我时嘴角噙着丝丝笑意,诸朝臣也同我问安,虽转头便窃窃私语,但面上总还算客气。

    我看一眼公孙孙一,我老丈人这两日过得怕是十分辛苦,平白苍老了几分。

    朝上诸人,近日为大瑶之事多生争执。多数朝臣以为,既然大瑶已降,自当为青州附属之国。一方面要多纳赋税,充盈国库,一方面当严格管控,防止有心人复国。

    向来寡言的箫崇端道:“臣以为,赋税应当与青州齐平。”

    我出列行礼,恭敬道:“臣附议。”

    呈上折子后道:“臣多日苦思,献上良策若干,请帝君过目。”

    帝君并未看我,翻开折子后眉头紧锁,迅速扫过道:“国师朝后留下,仔细讲一讲。”

    我心中一笑,肃然道:“禀君上,臣以为,不如与众朝臣共商。”

    帝君冷冷扫过我,将折子丢在大案上。道:“此事容后再议。”

    我亦未再做争执,道:“臣府中有许多关于此事的资料,臣一番整理后,寻出先秦时百家诸子的观点及对策论著百本,不知君上是否需要参考?”

    帝君脸皮抖了几抖,道:“百本?”

    我俯首称是,道:“想来往后施行时,颇有助益。如今大瑶纳入青州版图不久,君上难免无从下手。”

    箫崇端见帝君的面上蒙着一层阴翳,出言道:“回君上,国师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大瑶身份尴尬,若过于苛责,加重赋税,恰落了他国口实。君上仁义治国,理当一视同仁。”

    工部尚书道:“禀君上,臣以为大瑶为附属之国,理当为青州多做贡献。这两年与大瑶战事僵持,百姓苦不堪言,又有多少我青州男儿死在战场之上?若一视同仁,何以慰藉亡灵!”

    帝君淡淡扫过工部尚书,看向箫崇端道:“箫卿所言不无道理。为君者,当以仁义治国。本君,从前是青州百姓之父,往后,大瑶百姓,亦是本君子民。”

    帝君出言,算是给旷日的争持做了盖棺定论。方针既定,至于剩下的,便是落实,何人管治,又如何管治。

    朝后帝君留下我,屏退宫人及内侍。宽阔的朝殿上只余我一人,帝君踏阶而下,沿着中央的玉阶缓缓朝我而来。

    通身的帝王之气藏在一行一举中,一脸寡淡掩不住漆黑眸子里漫天的星光。这样好看的一个人,我如何能逃得脱?

    我笑吟吟道:“臣等会儿便着人将那百余册子送到宫君上学习借鉴。”

    帝君看了我三秒,道:“多谢。”

    我一时间愣了神,想不到他还真想要。如今要来何用?唯一的用处岂不是与那凤雉颠鸾倒凤?

    我言语间难免阴阳怪气了些:“客气了,帝君开心便好。”

    帝君笑道:“你这没心肝,朝堂之上送来一册春宫,还要与群臣共商。本君真是不懂你这脑袋瓜子里装的什么。”

    帝君说着在我眉心一点,道:“本君是谢你不怨莫要自责,是本君不该。一时冲动便同你往后,本君不会再碰你。”

    “待日后本君堂堂正正册封你为帝后,再与本君的阳离共同学习临摹诸子百家所书。”

    我心中一热,一股暖流窜遍全身。他是真懂我的,是真懂我的。

    我踮起脚尖在帝君嘴角轻啄一口,旋即离开。

    帝君浅浅笑着,拿食指轻点我鼻尖道:“回去将那些诸子百家一把火烧了,不许再看。好端端一个女儿家,净看些不三不四的。”

    我道:“成,方才呈上的那册子拿来,臣回去便烧了。”

    帝君道:“你竟还敢提!等会儿本君替你写一份折子,你又不是不知,朝臣所呈的折子,最后都要送入内阁存档。若有下回,本君替你写一份,再罚你抄十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