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火药桶(第1/3页)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土耳其的偃旗息鼓,使自己得到了喘息之机,巴尔干各国因为胜利战败土耳其,已经开始膨胀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这一次战争的起因还是领土问题!

    塞尔维亚认为自己在击败土耳其的战争中出力最多,但是收获最少,连出海口都丢了,因此需要得到亚得里亚海的马其顿赔偿;而罗马尼亚也对保加利亚的多布罗加提出领土要求,希腊调解时希望保加利亚做出牺牲、满足罗马尼亚的要求。

    得到德奥保证的保加利亚在1913年6月29日夜率先对希腊和塞尔维亚发动了进攻,可怜的保加利亚人高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对塞尔维亚的进攻处处受阻,还被塞尔维亚打了反击,保加利亚军队被迫撤退。见到保加利亚被塞尔维亚揍了个满头包,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先后对保加利亚开战,而保加利亚面对四国围攻,几乎无力还手,7月29日仅仅一个月就投降了。

    战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势力进行了重组,罗马尼亚靠向了协约国,而战败者保加利亚投入了同盟国的怀抱,土耳其遭到重大削弱,塞尔维亚则因为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得民族意识高涨,成了奥匈帝国胸口上插得一根刺!

    奥匈帝国本身就是一个二元帝国,国内民族矛盾也不少,面对塞尔维亚高涨的民族意识,尤其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压制,使塞尔维亚成了各种民族主义者的温床,导火索已经被塞尔维亚拿在手里了。

    从1903年,亨利在美国开启了军火装备的科技化进程,美军的各种实验性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各种战法也不断进行试验,一直在寻找最适合美军的战斗方式。通过频繁的军事交流,不仅美军的规模在扩大、装备在更新,欧洲的两大阵营国家的武器装备也在不断的更新。

    火炮的射程、口径和射速都得到提升,机枪也开始大量装备,飞机也开始实际应用。无线电、装甲车也初现身影。战争的方式开始改变——战线往往长达数百公里,机动作战受限于运输工具开始困难,堑壕战开始初现萌芽。

    1914年3月,萨拉热窝。19岁的波斯尼亚青年加费格里(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很早就参加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他出身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原本是奥匈帝国的统治区域,由于受到从土耳其独立的塞尔维亚的影响,波黑地区的南斯拉夫人都想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的不断胜利,使波黑地区这一要求更加高涨。

    奥匈帝国对于这种民族分离的思想十分痛恨,认为是塞尔维亚在幕后操纵支持,其具体组织则是“国防会”和“黑手社”,奥匈帝国经常对塞尔维亚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塞政府取缔这两个组织。尽管塞政府受到政府内部民族主义者的干扰,做不到彻底取缔这两个组织,但对这两个组织尤其是“黑手社”进行了渗透,基本能够掌握“黑手社”的情报、动向。

    普林西普虽然很早就加入了“黑手社”——“青年波斯尼亚”组织,但此人木讷迟钝,反映总是比别人慢上一拍,所以一直都是组织中的小马仔,不是太受重视,虽说如此,普林西普坚定的反奥思想让黑手社认为他很可靠,许多横向联系的活动也愿意交给他。

    今天24日,普林西普秘密参加了一个军训活动,内容就是由塞尔维亚军队中的民族主义者教授他们这些青年人怎样使用手枪和炸弹。作为一名在贝尔格莱德求学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属于知识分子,掌握知识的人对掌握武器是很快的,普林西普虽然迟钝,但学习使用武器并不费力。

    半个月的训练后,普林西普就能用手枪准确地击中10米距离上的靶心,在一起参加训练的青年人当中还是属于比较好的。这时候消息传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